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在其所订立的盟约中规定了部分禁止战争;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对废弃战争权具有重要的意义;1945年缔结的《联合国宪章》则全面禁止使用武力。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     
A.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已实现B.国际法的范围和作用有限
C.集体安全机制的完全确立D.国际安全机制的不断强化
2023-11-16更新 | 369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同步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练测2
2 . 鸦片战争后,中华文化走向衰微,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以魏源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中国人为此而不懈努力。他翻译了《海国图志》,成为近代睁眼看世界、主动发起“文化自救”的第一批人之一,其行动具有标本的意义。这反映了(     
A.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面临挑战B.西学可以拯救中国传统文化
C.民族文化可用外来文化代替D.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2023-05-23更新 | 274次组卷 | 2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3 . 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中古时期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并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的桥梁B.阿拉伯文化推动文艺复兴运动
C.文化传播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合理性D.欧洲文明源于阿拉伯与东方国家
2023-05-23更新 | 619次组卷 | 5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第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研究表表明,中国在1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产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的凋敝B.城市地位上升
C.经济结构的变动D.城乡地位易位
2023-05-21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37讲近代西方的商业贸易、城市化进程(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恩格斯认为:“如果我们许下的诺言使人产生哪怕一点点印象,以为我们是要长期保全小块土地所有制,那就不仅对于党而且对于小农本身也是最糟糕不过的帮倒忙。”他这一论断的根本依据是(     
A.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政权性质
C.小农经济局限D.资本主义制度弊端
2023-05-13更新 | 290次组卷 | 3卷引用:11·纲要下册第11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有关《荷马史诗》作者的生平虽然没有留下可靠的史料记载,但是十几个希腊城邦却都自称是荷马的故乡,柏拉图也说“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仿照《荷马史诗》歌颂罗马帝国和屋大维;德意志哲学家尼采以荷马为标志,把古希腊时代分为前荷马时期和后荷马时期。由此可以深刻认识到(     
A.文化名人成为民族荣誉的代表B.伟大作品具有教育的重要功能
C.文史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D.史诗首先要求内容的真实准确
2023-01-07更新 | 3616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7 . 近代以来,不同时期对华贷款最多的国家不断变化,1840~1911年是英国,1911~1927年是日本,1927~1949年是美国,1949~1960年是苏联。对上述变化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中国国家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B.世界上主要国家对华政策性质的变化
C.近代以来中国对外援依赖程度的变化D.国际局势影响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2023-01-07更新 | 4016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14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关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历来有争议。分析下表双方的辩论观点,选项中合理的是(     
否定方观点肯定方观点
元代中文文献中没有对马可·波罗的记载来华外国人不可能都被记载,即使记载,也可能遗失
《马可·波罗游记》存在错载史实以及漏载中国特有的长城、茶叶、汉字等事物书中关于中国的多数记载已得到印证,未记载特有事物,可以合理解释
《马可·波罗游记》稿本众多且内容不一致稿本有差异但不影响主体内容
马可·波罗没有到过中国,可能是依据某种波斯的导游手册,编造出游记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有这种导游手册
A.根据《马可·波罗游记》错载或漏载某些元代特有事物,可否定其真实性
B.判断《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应从总体上看其是否提供了得到印证的资料
C.历史研究要勇于怀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论带史
D.学术观点须资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自圆其说
9 . 国际政要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言论

时间

人物

职务

言论

1953年

周恩来

新中国总理

中印两个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有根据这些原则,任何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1954年

胡志明

越南主席

这五项原则完全适用于巩固和发展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1984年

邓小平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

2014年

苏亚雷斯

联合国副秘书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了贡献。

表主要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适用于国家间关系B.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
C.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显示出社会主义外交优越性
2022-07-10更新 | 304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10 . 世界银行将知识经济指数定义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对知识经济的整体准备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如图是世界银行通过对134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数据的分析得出的关系图。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知识经济指数(KEI)和人均GDP(PPP)的关系(2012年)
A.新兴国家对新经济利用有限
B.世界银行关注世界经济发展
C.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D.知识经济影响国家经济实力
2022-06-06更新 | 543次组卷 | 10卷引用:(选必二) 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后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