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下图是英国18——19 世纪部分年段离开土地的农民人数情况。下图最适合用来探究这一时期英国(     

A.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B.殖民扩张推动海外移民
C.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D.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宣德六年,明宣宗令郑和敕谕暹罗国王:“朕主宰天下,一视同仁,尔能恭视朝廷,屡遣使朝贡,朕用尔嘉。比闻满剌加国王欲恭来朝,而阻于国王……王宜恪遵朕命,睦邻通好,省谕下人,勿肆侵侮,则见王能敬天事大,保国安民,和睦邻境,以副朕同仁之心。”郑和在两国之间进行斡旋,说服暹罗国王,放弃了侵略。这主要体现了(     
A.郑和下西洋维护了区域和平B.明朝统治者的天朝观念牢固
C.礼乐文明在东南亚地区传播D.以德服人的理念应用于外交
2024-06-18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上好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1951年共同安全法》,一方面减少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把对欧洲的援助由支持民用生产转向集中用于支持国防生产。这一变化深层次的影响是(     
A.增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B.提高了西欧自身国防力量
C.推动了北约军事组织建立D.引发了苏联更激烈的对抗
2024-05-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4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大发展-【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4 . 列宁说到:“世界资本主义和俄国1905年的运动终于唤醒了亚洲。几万万受压制的、由于处于中世纪的停滞状态而变得粗野的人民觉醒过来了,他们走向新生活,为争取人的起码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下列事件中符合列宁以上表述的有(     
①1908年孟买10万工人总罢工        ②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③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        ④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高三下·广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为1917年法国画家莱歇《玩扑克牌的士兵》,画面是士兵在战场上休息时玩扑克的情景。该图主题突出反映了(     

A.一战是列强争夺霸权的争斗B.艺术作品往往源于现实社会
C.现代艺术创作个性特色明显D.工业化时代战争对人的戕害
2024-05-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广东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6 . 在禁酒运动的影响下,美国于1920年实行“禁酒令”,在全美禁止酒类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但 在1933年12月美国撤销了“禁酒令”,授予各州管理酒类的优先权,实际上取消了禁酒。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社会经济增长B.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C.回归自由主义政策D.维护地方自主权力
2024-05-14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78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3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下·海南·专题练习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18世纪中期以来,带殖民地色彩的近代国际分工体系得以确立,世界市场的范围和容量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额急剧增长,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数以亿万计的人口大迁移。这些现象表明(     
A.列强对外侵略矛盾重重B.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C.全球化取得了实质进展D.列强加紧侵略落后地区
2024-05-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海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4高三下·天津·专题练习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习主席曾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下列对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共同纲领》依据民族平等原则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
D.是基于国情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2024-05-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天津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在柯立芝和胡佛两位总统任职期间,明确拒绝了苏联提出的建交建议,但1933年美苏却在短暂的10天时间里,就困扰双边关系的主要问题很快达成一致并建立外交关系。这一转变(       
A.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B.反映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C.遏制了德日法西斯势力的扩张D.源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淡化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十月革命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次转变主要是基于(     
A.政治经济危机严重B.经济建设的需要C.和平成为时代主流D.内战已取得胜利
2024-05-09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纲要下考点突破之高频考法精讲精练-第7单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