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73 道试题
1 . 1951年,我国成立卫生宣传处,负责组织协调国家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山西在1952~1955年间训练群众性卫生防疫人员14万人、乡村卫生员5032名。山东德州平原县组织17个剧团下乡宣传,使得全县84%的人口都受到卫生教育。据此可知,新中国爱国卫生运动(       
A.满足了群众基本医疗需求B.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C.解决了城乡卫生防疫问题D.为强化民众卫生意识创造了条件
昨日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近代早期的希腊人、塞尔维亚人因玉米的传入摆脱了平原地区的两大孪生灾祸——疟疾肆虐和土耳其征服者的严重压迫,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经济平衡开始变化。最后,希腊、塞尔维亚重新独立,德、俄成为世界列强。1500年之后的475年间,玉米、马铃薯、甘薯支撑起近代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增长了7倍。这可用于说明美洲作物的传播(       
A.进一步缓和了全球粮食紧张问题B.改变了新旧大陆人们的饮食结构
C.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D.实现了欧洲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昨日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观察下表《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 据此可知(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整个欧洲

23.2

34.2

53.2

62

联合王国(UK)

1.9

9.5

19.9

18.5

法国

4.0

5.2

7.9

6.8

美国

0.1

2.4

7.2

23.6

日本

3.8

2.8

2.6

2.4

A.日本综合国力在不断下滑B.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C.日不落帝国发展已经没落D.欧盟的实力已逐渐超越美国
4 . 古汉语中“文化”一词的“文”本意指“纹理”,后引申出“人为修养和美、善、德行之义”;“化”的意思是“改变”;“文”与“化”合成一个词使用,有“以文化人”之意。   据此可知,“文化”一词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       
A.人文精神B.道法自然C.和而不同D.自强不息
5 . 李小明课堂笔记里关于某条约认识的整理:①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②“使馆界称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清朝腹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④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表明该条约所反映的突出时代特征是(     
A.国内阶级矛盾服从中外民族矛盾B.中外民族矛盾服从国内阶级矛盾
C.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D.中外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2024-06-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早期美国女性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家庭生活当中。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女性的就业数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从1870年的171万猛然增长到1920年的827万,女性的就业率也从14.8%攀升到24.2%,增幅高达63.5%。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B.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C.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D.传统社会观念的改变
7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热潮,相关国际组织在此期间通过了一系列宪章和建议,以确定保护的原则、推广先进方法,协调各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些国际组织的宪章和建议(       
A.旨在维系和传承民族精神B.继承并发展各国文物
C.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D.研究和开发文物资源
2024-06-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马达加斯加的莱芒德•腊伯马南扎拉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白人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人民的心目中已丧失了胜利者和主权者的威望”。法国驻几内亚的总督在给政府的报告中承认:“复员回来的老兵们把不服从(法国殖民当局)的命令作为高尚文明的标志”。据此可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推动了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B.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C.凸显出西方国家的精神危机D.促使民族自决原则广泛传播
2024-06-0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一隅伫立着“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上面用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镌刻着对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颂扬和敬献。这块石碑由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带至斯里兰卡。该石碑可用于佐证(       
A.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B.明朝与南亚存在文化交流
C.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紧密D.斯里兰卡是当时的贸易中心
2024-06-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1982~1996年新加坡领导人的部分主张。这些主张的提出意在(       
时间内容
1982年春总理李光耀首次以儒家“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作为“治国之纲”
1988年10月副总理吴作栋强调“要把东方的价值观提升为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成立专门负责拟订国家意识的委员会,政府每年还开展一次“国民意识周”活动,培育“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
1989年1月总统黄金辉首次在国会演讲中提出“共同价值观”,强调要“保存新加坡各族人民的文化遗产,并维护代表新加坡精神的某些共同价值观,这样才不使我们迷失方向”
1996年吴作栋总理在发表国庆献词时,提出“我们现在必须完成比发展经济和创造美好生活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培养新加坡人的认同感和建立国家的特质”
A.消除不同民族的差异B.突出儒家的大同精神
C.抵制外来文化的同化D.维系移民社会的安定
2024-06-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