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1 道试题
1 . 汉初,除王国的太傅、相国、中尉由朝廷派遣外,其余百官,诸侯王均有权任免。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借机将诸侯王的管理任免权收归中央。汉武帝时期,制定了《左官律》,规定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即构成“左官罪”。这一变化(     
A.完善了官僚政治B.淡化了宗法观念C.加强了中央集权D.奠定了盛世基础
2 . 雍正帝通过设立的“军机处”跨过朝廷设立的法定机构,将军机大臣握在手中,成为自己的办事秘书,然后摆脱了朝廷官僚机构的牵制, 自己的谕旨不经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讨论,可以直接下达到任何地方、任何一个部门。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国家治理能力加强B.决策效率不断提高
C.君主专制日益强化D.中枢机构相互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明朝的内阁“与皇帝的意志相一致时,它是皇权的一种补充。一旦它的作用有悖于皇帝的意志,就会变得一文不值”。这说明内阁(       
A.可以直接领导六部B.权力来源于皇帝
C.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D.职权范围不明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解释唐代士族衰弱的原因时,许多学者认为是由于科举的兴起所致。然而美国的中国古代史专家陆威仪认为,这是倒果为因。虽然进士举越来越重要,但是旧的家族娴熟地掌握了这种考试,以至于进士举成为大家族确保自身永久地位的一条新途径。不同于后来中国朝代科举以笔试为主、考官无从知晓答题人身份的规定,唐代的科举要求主考人和应试者之间、应试者们自身之间一种广泛的、遵照礼仪的互动。科举过程中强烈的社会因素也总是优惠士族的子孙。关于这一史学争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研究虽然鼓励百家争鸣,但不必立异以为高,应诉诸公论
B.研究历史需要正本清源,新的历史解释不能脱离新史料的发掘
C.历史学追求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家国情怀却常影响价值判断
D.历史学家需要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考证与辨析他所研究的事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1年11月8日,林伯渠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边区成立三年来,“在边区和县级我们都建立了正规的参议会,行政工作集中于政府,创制复决之权及对于政府行政人员选举罢免之权,则属于各级参议会”。这表明边区政府(     
A.具有工农民主专政的特色B.践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D.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文官的考核与晋升权完全掌握在各部部长手中,文官无从表示意见。文官委员会对此也无权干涉。1920年,英国政府正式在各部设置晋升委员会,专管公务员的定期考绩及决定废黜等事宜,以做到各部考绩晋升方面的公正无私。依据材料可以看出(     
A.英国文官没有政治权力B.职务常任是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
C.论功晋升制度逐步完善D.英国的文官制度非常完善
2023-10-2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82年8月10日,邓小平同邓颖超会见美籍华人科学家邓昌黎、陈树柏等人。邓小平在谈到精神文明建设时指出:“延安时候我们有什么?物质条件很差,就靠精神文明,靠有理想,靠坚强的信念,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精神有决定意义。”最能反映这一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是(     
A.向雷锋和焦裕禄同志学习B.“五讲四美三热爱”
C.爱国主义教育D.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8 . 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问题,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干部档案复原图册
B.北洋政府任命官员的逸闻趣事
C.有关清朝留学生选官制度的历史故事
D.《国民政府公报》关于文官考试的原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初在丧葬上推崇薄葬,汉文帝的霸陵多以瓦器陪葬,“不以金、银、铜、锡为饰”。汉武帝后盛行厚葬,“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汉代丧葬习俗的变化反映了(     
A.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B.社会习俗受主流思想影响
C.奢靡铺张风气的流行D.伦理道德规范的逐渐弱化
2023-10-20更新 | 724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南朝时,地方僧官系统依州郡而设,州、郡两级都设僧正、维那,层层管理,基层的僧官还有寺主,具体管理某一寺的僧众。这反映了南朝时期(     
A.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的加强B.佛学是社会主流思想
C.佛教的本土化和世俗化趋势D.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