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为1939年9月18日《抗建》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主体是滴血的我国东北四省地图。该漫画(       
A.揭露日本占领东北的企图B.表明了东北是抗战主战场
C.可以激发国人的抗日热情D.说明漫画艺术为政治服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图1是1919年(英)维尔戴尔森的漫画《和平和未来的士兵》,漫画中的人物有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漫画中还有一个裸体哭泣的孩子,旁边写着“等级1940”(1940 Class)。克里蒙梭说:“有意思,我好像听到有个小孩在哭。”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表达对下次战争可能爆发的担忧B.抨击军国主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C.强调英国成为一战的最大受害者D.指出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基本消除
2020-11-01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爱国艺术家组成漫画宣传队,积极投入抗战。下图是青年漫画家胡考1938年在延安创作的一幅漫画《游击战不仅牵制敌人,而且袭击敌人》,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彰显了中共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B.宣传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C.抨击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
D.反映了中国战场积极配合和努力协助盟军作战
2023-12-07更新 | 471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B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1965年德国漫画家贝伦特创作的漫画《在建中的欧洲之屋》。画面中,戴高乐代表的法国和艾哈德代表的德国正在举行婚礼,其他四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或是拉着婚纱裙摆,或是在旁奏乐助兴。但他们所要去的新房却只有对外的一层墙面而已,上面还插着源自1948年的“欧洲运动”之旗。作者意在(     

A.颂扬法德和解为西欧走向联合之路打下了根基
B.表达对德国未来发展和欧洲一体化前景的担忧
C.强调欧共体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D.揭露法德试图通过操纵欧盟改变世界格局的企图
2024-04-23更新 | 12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为1950年所创作的一幅漫画—《肥了大炮,瘦了人民》,漫画中右边人物身材瘦削,衣衫单薄,盘中食物也被左边西装革履人物抢走向戴着“U.S.A”字样的大炮“投食”。该漫画表明(     
A.马歇尔计划使美国经济陷入萧条B.美国干涉朝鲜战争损害人民利益
C.越南战争导致美国国内粮食短缺D.美国放弃了冷战思维和冷战政策
6 . 如图为1964年刊载的漫画《20年以后》。在漫画的远端是墓碑林立的烈士陵园,正中间美国国旗迎风飘扬,其后大块的纪念碑上写着盟军(美军)在解放法国过程中一个又一个战斗过的地方:诺曼底、奥马哈海……巴黎。画面近处的戴高乐却在墓碑前示威般地举起一块抗议牌,上面写着“美国佬滚回去"。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美法两国由战时同盟转为敌对关系B.法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倾向较明显
C.北约对法国国家安全构成主要威胁D.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1947年6月5日出现的新闻漫画《来自德里的黑马》。漫画中,一匹来自德里的黑马被一分为二,分为“印度斯坦”(Hindustan)和“巴基斯坦”(Pakistan)两部分。骑士路易斯·蒙巴顿爵士将标有“自治领先地位”的马鞍盖在马的身上,作者给漫画配的文字是“有这个马鞍盖在马身上,没人会关注其他事情的。”这反映当时(     

A.殖民主义统治在亚洲的最后结束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C.内外交困迫使英国改变殖民策略D.印巴分治确保了南亚的稳定和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1938年1月16日《抗战漫画》第十期刊登的一组漫画,作者的主要意图是
A.开创抗战主题宣传全新形式B.指出政府征兵体制存在的缺陷
C.动员民众参与救亡图存斗争D.塑造家喻户晓的漫画艺术形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折射出
A.旧的传统观念正在瓦解B.列强政治势力竞相角逐
C.新的思想解放势在必行D.袁世凯实现了帝制复辟
10 . 19世纪后期,英国政治漫画曾盛行一时,其中有一类作品表达的主题是:法国人食不果腹、饥寒交迫、困苦至极,英国人则是锦衣玉食、欢声笑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法国直接被表现为赤裸的“战争的诅咒”,英国则是“和平的祝福”。这一类作品意在
A.揭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历史根源B.说明政治体制改革亟需理性对待
C.强调君主立宪政体要优于共和政体D.为英国的宪章运动营造舆论氛围
2021-05-04更新 | 26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