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很多,造成当时政治局面的黑暗。进入魏晋以后,这类现象明显减少,外戚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B.专制皇权的逐渐弱化
C.儒学士人的持续斗争D.监察制度的有效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拿破仑在意大利推翻了一些小邦的封建王朝统治;在德国,废除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推行了《拿破仑法典》,取消了封建等级特权,消除了关税障碍;在波兰,废除了农奴制,宣布公民平等。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A.受到欧洲民众广泛支持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C.促成了欧洲文化的形成D.旨在传播法国启蒙精神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标志着(     
A.垄断组织的出现B.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晋法显所著《佛国记》以精炼明畅的文笔,朴实简明的语言,生动具体地记述了当时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地理面貌和风俗人情,是后人研究印度阿育王时代历史的珍贵资料。以下科技文化成就与《佛国记》的写成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禹贡地域图》B.《肘后备急方》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
7日内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日本学者认为,“(幕府统治时期)实行礼教文化政治的目的是,按照儒教的政治理想教化人民,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反映了(     )
A.日本对儒教全盘吸收B.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C.中日文化的深度关联D.阳明心学对日本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十六国时期前赵统治者刘渊曾研习《易》《尚书》《毛诗》,尤好《左氏春秋》。后赵创立者石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这说明北方少数民族迁徙(     )
A.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B.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
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D.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传说黄帝时期有人“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支)”,以“理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夏朝后期有很多王以日干为名;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干支象形,商王也多用天干为代号。这说明(       
A.先秦时期对天文星象有初步认知B.古代君主重视记录物候气象变迁
C.中国传统纪年法的发展一脉相承D.生肖与星座影响了古代社会生活
8 . 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发表主张:“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为亡,故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该主张体现了(       
A.家国一体B.天下为公C.民本思想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钱穆在《国史大纲》里指出:“贵族世袭的封建制度在战国、秦、汉时期就被打破。然而东汉以来的士族门第到魏晋南北朝时,其地位几已成为‘变相的封建,……它是从皇权政治而来,又依一定的条件向皇权政治转化,向皇权政治回归。”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官僚政治体制的渐趋瓦解B.以官举士的方式不利于政治清明
C.封建割据势力的日益膨胀D.门阀政治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10 . 有学者认为,虽然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发生了内生性的演变,但崇尚和谐、爱好和平、天人合一、与人为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和连续的。该学者的观点可用于解释(     
①儒学的创新性不足   ②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③儒学的传承与发展   ④儒学地位的不可动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