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3年建立)人口、教育等方面的统计。该表说明(     
A.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B.国家始终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C.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D.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2021-11-17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夏商周三代因治水而导致的黄河改道情况统计。据此可知(     
时间(距今)路线中原地区文化区代表海岱地区文化区代表
6500-4600年由河北平原入渤海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4600-4000年由淮北平原入黄海河南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4000-2220年由河北平原入渤海商周青铜文化商周青铜文化
A.中原地区开始成为早期文明中心B.洪水治理促进早期文明发展
C.农业经济发展推动地理环境改造D.部落联盟难以适应时代需要
3 . 据英国学者安东尼·霍尔统计:1835~1870年,英国兰开郡各主要城市市政委员会成员中,棉纺织业工厂主是最大的职业群体,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其他行业的工厂主,则比例将提高到略低于二分之一;农业利益的代表则比例小得多。这一现象反映英国(     
A.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B.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
C.政治变革顺应工业化要求D.自由主义思想占主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辞海》所录中国历代作家统计,隋唐五代至清代及近代作家共602名中,进士和举人等出身者共341名,占总数的56.6%,其中不包括秀才一级的科举中式者。这说明科举制度
A.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B.提高了封建官员素质
C.加快了历代教育变革D.促进了传统文化发展
2021-12-21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据元朝中期吏部统计:朝官共2089员,蒙古、色目有938员,汉人、南人1151员;京官共506员,蒙古、色目有155员,汉人、南人351员;外任官共19925员,蒙古、色目有5689员,汉人、南人14236员。这说明
A.元朝政权的性质是蒙古政权B.汉族官僚逐渐控制元朝政权
C.元朝冗官冗费问题日益严重D.元朝注意发挥汉族官员作用
2021-11-28更新 | 510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有学者统计了英格兰若干郡的27个庄园13世纪至16、17世纪之间的租金变化,结果表明,在这三百多年间,租金基本是稳定的。这种现象(     
A.说明了农村经济结构稳定B.加速英国封建制度的衰落
C.根源于资产阶级反抗斗争D.导致农村贫富差距极端化
7 . 下图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时间点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情况。这说明新中国
A.摆脱了意识形态的羁绊B.突破了美国外交孤立政策
C.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D.适应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民国初年-一些社会事件的统计。这些现象说明(     

时间

事件

民国初年各种政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多达300个,具有健全纲领或某一方面纲领者也多达35个
1915年北京爆发了抵制“二十一条"的外交运动,80万人口的北京城,仅一次大规模的集会,人数就有30万;而在天津,连续几次大规模的集会,每次都在10万人以上,而当时天津总人口也不过70万人
20 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最初几批党员中,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运动经历的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B.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C.辛亥革命加速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D.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2022-11-29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741年,全国统计人口达到1.4亿,到1840年增至4.1亿。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加上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针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统治危机,下列应对举措中,符合当时清政府选择的是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开设手工工场,调整经济结构
C.改变抑商政策,发展商品经济D.取消闭关自守,扩大对外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为红军长征时期的四支部队“扩红”人数统计(注:这四只部队出发时总人数约20万)。“扩红”可以用于说明
部队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总数
扩红人数1.38万1.6万1.62余万0.2万4.8万

A.长征壮大了革命的力量B.中共找到革命正确道路
C.农民成为红军的主力军D.长征扩大了中共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