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中共八大是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良好开端,但之后遭遇了严重失误和重大挫折。长期以来,关于八大路线中断原因的研究是八大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有学者认为“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准备不足是八大路线中断的根本原因。有研究者认为“反右派斗争及扩大化对八大路线的中断或起了催化剂作用,或是直接原因。”还有人从国际共运的形势分析指出“1956年前后国内外重大事件影响了党和毛泽东对形势的判断,作出了错误结论。”这表明
A.历史解释需要通过出土文物加以印证
B.对同一历史事件发生原因的历史解释可能是多元的
C.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历史解释的实际价值有限
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2021-01-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四等人制”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在以往的历史著述中被广为论述,如史学家钱穆《国史大纲》第三十五章第三节“元代之政治情态”中,称“第一最著者,为其政治上之显分阶级……依种类分为四等。”但近年来,中外一些学者从具体史料出发,对“四等人制”提出质疑,如刘晓认为:“‘四等人制’从未见诸任何元代官方文件……只是后人将元朝相关零散规定加以概括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理论假设。”对此,最为准确的解读是(     
A.元朝“四等人制”已被广为接受,刘晓的研究多余
B.钱穆是近代著名的历史专家,其观点更具有权威性
C.历史的研究往往见仁见智,两种说法各有其道理
D.“四等人制”的真相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考订
3 . 【加试题】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
C.历史学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
2017-04-17更新 | 2597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2017届4月第二次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