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东罗马鎏金银盘》,出土于甘肃靖远县北滩黄河古渡口。卷唇、圈足,盘面通体鎏金。银盘内分三层雕刻不同的纹饰,分别是葡萄卷草纹,奥林匹斯山十二神像和狄俄尼索斯。考古学家推测这一文物制作于4到5世纪。这一文物的出土说明
A.甘肃靖远是丝绸之路的中心B.东罗马帝国鎏金技术的东传
C.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D.东晋与罗马的民间商品交换
2 . 2022年央视春晚由德阳市宣传部选送的创意舞蹈《金面》,舞蹈中的演员戴着黄金面具,就是以三星堆出土黄金面具为基本元素制作,并由此铺衍一段亘古爱情故事。当故事穿越回今天,女主角回到三星堆博物馆,她的眼泪唤醒了三星堆青铜人像。据此可知,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央视春晚的意义是(     
A.珍视古老文物B.强化视觉效果
C.坚持文化自信D.让文物活起来
2022-07-06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精品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3 . 由下表出土的汉代文物可推知
出土地点出土文物
云南晋宁石寨山汉武帝颁授的“滇王之印”
新疆拜城县“汉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作亭诵”刻石
新疆沙雅县“汉归义羌长”铜印
A.汉朝对边疆地区实行直接有效的管理
B.分封制巩固了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
C.汉朝具有对少数民族册封的惯例
D.汉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交融加强
4 . 根据国外陶瓷考古发现,宋代瓷器在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叙利亚等地,非洲的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甚至索马里都有不等数量出土。这主要说明(     
A.宋代制瓷技术高超B.宋代对外交往频繁
C.宋与埃及直接往来D.海上丝路范围广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考古学家曾在罗马北部的一座古城中挖掘出一幅公元前4世纪的壁画,画面上描绘着和面、擀面、切面的场景;2002年,考古学家在中国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约4000年前的“面条”,经鉴定,该“面条”的主要成分是黍和粟。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     
A.物种交流促使饮食文化趋同B.丝绸之路改变罗马生活方式
C.早期文明的独立性与相似性D.罗马帝国是麦类作物原产地
6 .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我国剩余产品最早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早期,在磁山遗址的窖穴灰坑里发现了粟的痕迹。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剩余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安半坡遗址中有很多窖穴,用来储藏食物,出土了数斗腐朽皮壳,还有两个罐钵盛满了粟。这一时期剩余产品的出现(     
A.为早期国家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B.有利于私有制的形成
C.是铁制生产工具充分运用的产物D.源于生产关系的质变
7 . 根据考古发现,在韩国庆州雁鸭池遗址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庆州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中出土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这些都是频繁更替的唐高宗年号。这反映出(     
A.新罗尚没有自己的纪年方式B.唐与新罗有着友好往来的历史
C.新罗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D.唐与新罗形成明确的宗藩关系
2022-08-23更新 | 731次组卷 | 33卷引用:预习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寒假自学课】高二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
8 . 如图为两个不同时期考古发掘的钱币。可以用于佐证

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人物是贵霜国王。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拜占庭帝国的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的金币。
A.亚欧国家间商业贸易发展B.中国金属奇缺冶炼水平低
C.世界货币混乱局面的终结D.世界各地已普遍使用金币
2022-06-05更新 | 307次组卷 | 6卷引用:(选必二)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中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埃及福斯塔特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一共出土了陶瓷六七十万片,来自中国的陶瓷约12000片,时间从唐朝绵延至清朝,其余基本都是中国陶瓷的仿制品。这表明
A.埃及的手工业发展迅速
B.中埃文化交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
C.中埃文化交流始于唐朝
D.中华文化影响了当时埃及人民的审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考古发现,下图所示瓷器出土于今坦桑尼亚的一座陵墓中,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A.当时坦桑尼亚与中国有直接的贸易往来
B.东非国家很早就开始模仿中国制造瓷器
C.中国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非洲
D.当时已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