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瞿秋白回忆其在莫斯科的经历时曾写到:“(十月)革命后战祸相继,政府行集权制及劳动权,已经两三年没有大大的过这佳节(复活节),食物菜膳不易取得。今年开放商业,民间值此佳节,突然出现活泼泼的气象。”据此可知,当时的苏俄(     
A.找到了直接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B.政策调整增添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C.确立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D.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效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单位:百万卢布
年份1930年1931年1932年1933年1934年1935年1936年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
外贸
总额
1 6431 5021 002661.8510.3477.4485.4523.7475.1271.4485.2
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B.苏联工业化建设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C.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昨日更新 | 6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七校联合体高考冲刺交流历史试题
3 . 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佛寺从布局到建筑本身的阁楼、密檐、雕墙粉壁等都发展成了中国的民族形式。悬空寺的最高处为“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这反映出(     
A.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儒佛道互相吸收融合D.社会动荡急需儒学复兴
4 . 2017年,国际图联发布《保护文化遗产国际图联指南》,倡导通过“数字统一”,实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跨机构融合,解决濒危文化遗产原始载体流散各地的严峻问题。由此可知,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际图联强调(     
A.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B.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C.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D.重视民间力量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美国里根政府拒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还推出一系列破坏公约的政策,但均未能阻止国际社会签署该公约。这反映出(     
A.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走向破产B.霸权主义行为被国际社会抵制
C.海洋开始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D.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日益巩固
7日内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苏东剧变后,美国提出,要使北约、欧共体和欧安会成为建设欧洲新秩序的三大支柱;北约要成为建立新的欧洲安全体制的政治组织。这说明(     
A.美国主导世界新秩序的强烈意愿B.苏东剧变后欧洲在美国控制之下
C.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世界统治秩序D.冷战结束后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7日内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A.都由无产阶级领导B.都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C.都摆脱了民族危机D.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程“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作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A.“三教合一”趋势逐渐加强B.选官制度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学术发展受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私有制产生促使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崇拜
D.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梦溪笔谈》记载宋朝皇佑二年,全国出现饥荒。范仲淹在浙西救灾,一方面下令散发米粮赈灾,一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如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鼓励寺庙住持招募工人大肆兴建,官府召募工人兴建官家谷仓及吏卒官舍。范仲淹的救灾做法(     
A.体现了治理创新与时代同步B.得益于赋役制度变革
C.解决了宋朝皇佑二年的饥荒D.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