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64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2020学年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巴黎公社的特点有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   ②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
③有成熟的政党领导   ④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宁夏考古资料发现,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残经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另-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A.西夏佛经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术B.南宋时西夏已有活字印刷术
C.西夏雕版印刷技术落后于南宋D.佛经的雕版印刷术始于西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人的美德有具体性、相对性的特点,美德会因人所见所感而异,然而,在具体的、相对的美德之上,还有更高的美德一“善”。“善"不是凭所见所感而来,而是来源于理性的思考,这种理性思考所得出的“善”才是真正的知识。这里的“善”强调的是
A.人的直接经验B.个体的感觉C.普遍的真理D.相对的标准
2021-01-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英国学者彼得· 沃森在《20世纪思想史》中对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曾有以下描述:“(他们)最特别的观点要数改变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他们对红色感到忧心忡忡,因为他们认为,作为革命颜色的红色理应意味着变化,意味着进步——用另外的话来讲,就是意味着‘走’而不是‘站住’。” 文中“他们”体现出的特点有
①进步性               
②破坏性               
③非理性               
④崇拜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司马谈在《论六家旨要》中将先秦某学派思想特征概括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该学派
①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重“法”的特点②强调“天行有常”,但又指出人道有为
③以因循自然的“无为”为处世方法④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