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2021-04-01更新 | 283次组卷 | 62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出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020-01-17更新 | 149次组卷 | 38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所起的最直接作用是
A.促进了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
B.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稳定增长
D.缩小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2019-08-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国31个省区市和49个较大城市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共修改、废止了1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目前,中国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已经与世贸组织相关规定要求基本一致。这表明
A.加入世贸组织后严重威胁中国的经济主权
B.这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被动选择
C.中国的经济体制不适合世贸组织相关原则
D.中国政府积极主动调整适应世贸组织规则
5 . 他是晚清状元,主张实业救国,甲午中日战争后,他质而辞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B.张之洞
C.张謇
D.荣德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以前,产自江浙和福建的棉布十分畅销,但自从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
B.洋布洋纱的冲击
C.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D.交通运输的不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全球化进程开始。“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是指
A.商品经济开始形成
B.资本输出成为主要形式
C.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
D.美国殖民扩张时代开启
8 . 下列明清时期的历史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传入我国
B.苏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形成地域性商人群体
D.设立广州十三行
2019-08-24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由者无力可耕”。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闭关锁国政策。
C.井田制瓦解
D.生产力水平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齐民要术》记载,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比同时期的西欧高出很多。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
B.刀耕火种
C.精耕细作
D.兴修水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