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良渚遗址的一处墓葬出土了玉琼等大量的玉器。考古学家推测,墓主人是集军事权力与宗教权力于一身的显贵人物,这说明当时
A.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B.还未出现私有制
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D.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诗歌创作在唐朝进入了黄金时代。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而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有时凄婉悲怆。据此可知
A.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证史B.唐诗风格各异类型众多
C.唐诗真实再现社会全景D.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2021-09-29更新 | 770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暨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通过检索《墨子》《孟子》《老子》等11部战国文献发现‘道’出现了2300多次,‘义’出现了1424次,而且“道”、“义”在各部均有较为突出的观念地位。这说明
A.“道”“义”是诸子百家的基本主张B.诸子百家追求着共同的政治理想
C.百家交融是百家争鸣的最终归宿D.百家争鸣出现了汇流的思想倾向
4 . 春秋初期,诸侯国中只有姬姓的鲁、蔡、卫、晋、郑、燕等诸侯国被称为“诸夏(华夏族)”。而到战国时期,曾被看作蛮夷的秦、楚、越等地处边远或外姓的诸侯国也被称为“诸夏”。出现这一变化说明
A.战国时期局部统一的基本实现B.华夏认同观念已经产生并发展
C.国家治理体现家国一体的色彩D.周代分封制下的疆域得到扩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