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宰相制度被废除后,管理朝廷政务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与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司的通政使、大理寺(督审刑狱)的大理寺卿合称为“九卿”。“九卿”分别理事,各自向皇帝负责。这表明(     
A.中央机构实施分权与制衡原则,有鲜明的民主特色
B.废除丞相后,全国政务归于皇帝,中央集权加强
C.皇帝独揽大权,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D.六部的地位相对下降,内阁的地位明显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龙山文化遗址考古中发现,氏族或家族墓地已不再流行,墓葬大多数分布在个体家庭的房屋附近或者院落内,个体家庭已是社会主体。据此推断,当时(     
A.氏族观念消失B.私有制度产生
C.阶级分化明显D.个体农户出现
3 . 春秋时期,齐国开挖淄济运河,沟通都城与中原地区;楚国兴建江汉运河,沟通汉水与长江,用以经略东方。诸侯国君开凿运河旨在(     
A.拓展水运B.发展商业C.促进交流D.图谋霸业
2022-11-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商鞅在变法中把“步百为亩”改为“二百四十步为亩”,每家按新的田制实行百亩受田,每个小家庭只有“一男”,有服役的义务。商鞅田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A.生产关系的变革B.铁犁牛耕的使用
C.赋役制度的破坏D.军事战争的需求
2022-11-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唐代,“三省常合在一个政事堂内议事,并没有三个机关分立的样子”。唐朝统治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使宰相互相牵制以加强皇权B.便于皇帝监督以制约相权
C.提高行政效率并避免决策失误D.节省政府开支以减轻人民负担
2022-08-2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接受了他们的服装和食物等。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交融B.农业发展C.畜牧养殖D.饮食习俗
7 . 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征伐中亚,遭遇强大帝国战败,对他的敌人的正确的描述可是
A.突厥民族,骁勇善战B.信仰真主,政教合一
C.信仰耶稣,崇尚法律D.相信理性,要求民主
2022-05-25更新 | 156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对于封土的权利不断受到侵害,也越来越难以利用封君—封臣的人身依附关系胁迫和干预封臣的政治行为。封臣对于封土的权利不断扩张,也日益排斥封君利用封建法的优势地位干预其事务。这一变化导致了
A.封建割据的局面B.君主专制的加强
C.民族国家的形成D.中央集权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果运用公正的贸易手段,西方各国是不可能筹措起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条件的,于是它们采用了暴力手段,从而具备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条件,推动西欧资本主义迅速起飞而引领世界。”材料中的“暴力手段”指
A.殖民掠夺B.经济侵略C.发动革命D.贸易欺诈
10 . “佃农从土地上被逐出,他们的财产被用诡计或压制的方式剥夺掉。又使他们受尽折磨,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家业。那些不幸的人们想尽办法,只有背井离乡了……”据此可知,“羊吃人”的现象客观上
A.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结构B.产生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C.促进了英国纺织业的发展D.破坏了欧洲的农业生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