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03 道试题
1 . 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2021-06-13更新 | 11565次组卷 | 96卷引用:江苏省姜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合格考(学测)历史试题
2 . 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所示,据如表可知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工人劳动农民转业军人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学生资本家
上海35.5212.952.6918.7516.085.94
天津39.1314.273.2712.2919.443.70
陕西26.2627.998.328.6722.950.52
新疆16.1625.4723.1918.1819.050.23
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
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2021-06-08更新 | 11420次组卷 | 82卷引用:江苏省姜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合格考(学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2022-01-12更新 | 6292次组卷 | 67卷引用:2022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模拟暨选考意向导引卷历史学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称之为“撤回忠诚”。这反映了欧洲领主和附庸关系的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具有双向契约特征
C.带有严格等级性质D.领主附庸地位平等
2023-03-03更新 | 2705次组卷 | 55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源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5 . 《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2022-09-11更新 | 4489次组卷 | 43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2022-11-16更新 | 4480次组卷 | 53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2023-02-08更新 | 2170次组卷 | 114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朱熹赞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关于月亮盈亏的解释,并用“阴阳”的相互作用,解释自然界的雷电、霜雪、彩虹的成因,批判前人的神秘主义错误。而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震亨把其最得力的医学著作命名为《格致余论》。这表明(     
A.古代中国科技重道德轻技术B.科技与理学有共通之处
C.传统科技注重理论规律探索D.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真题 名校
9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2022-09-11更新 | 4145次组卷 | 49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     
A.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B.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
C.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D.说明了城市自治产生的前提
2022-08-31更新 | 4080次组卷 | 40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