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工人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2024-03-18更新 | 371次组卷 | 137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厦门市场对洋纱的态度,经历了“不喜用”“掺和洋纱”“一概收买”三个阶段,当时土布业也经历了“土经土纬”“洋经土纬”“洋经洋纬”三个阶段。19世纪90年代当地的土纱已逐渐退出市场。这说明(     
A.厦门对外贸易中心地位确立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顽强抵制洋货的输入
C.沿海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厦门与世界市场的联动和资源整合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初,美国国会根本没有考虑单独给联邦最高法院盖办公楼,只在国会大厦一楼给它留了一个房间。时人这样描绘其窘境:“一个陌生人在国会黑暗的通道上转上一星期,恐怕也无法找到这个管理着美利坚合众国司法机构的偏僻角落。”据此可知当时(     
A.平衡制约原则形同虚设B.邦联制限制了美国发展
C.封建残余势力影响深重D.司法权处于较弱的地位
4 . 1810年《大清律例》首个英译本在英国出版后,欧美人主要关注有关刑事的法律规定。鸦片战争后,欧美人开始关注有关民事关系的法律规定。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欧美(     
A.插手中国司法审判B.弱化了民族优越意识
C.淡化在华政治目的D.强化了西方在华功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人张燮记载:“东洋吕宋,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用银钱外,无他携来,即有货亦无几。”据统计,1571年至1644年的74年间,西班牙由菲律宾输入中国的白银约4240万两,同一时期西班牙输入中国的白银约为明朝白银开采量的3倍。上述现象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表述有误的是(     
A.促进了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B.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C.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和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6 . 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园神墙朱雀门外两侧有六十一尊真人大小的蕃臣像,这些人是疏勒国王裴夷健密施、于阗王尉迟璥、波斯王卑路斯、石国王子石忽那、吐火罗王子特勒羯达健等,还可能有新罗文武王金法敏。蕃臣像反映了唐朝(     
A.开放与包容的气象B.边疆与内地一体化
C.胡化与汉化的并存D.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陕甘宁边区的小学语文课着重讲述抗日英雄的故事,揭发侵略者的凶残,以激发儿童的抗敌气概;算术课则以统计日寇烧杀来练习算数;常识课讲述防毒、防空、反特、反奸和如何配制炸药等知识、技能。当时小学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设置(     
A.有力粉碎了奴化教育B.集中体现革命形势的需要
C.推动了抗战局势转变D.调动了一切抗日积极因素
8 . 西周时,周天子称“王”。进入春秋以后,除周天子外,春秋早期楚国国君楚武王开始称王,晚期吴国、越国国君也称王。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分封制趋于解体
C.强化了家国认同D.政治中心向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分析指出,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七十多年间,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当白银过量流入则物贵银贱,当1630年后白银流入不足则迅速出现通货紧缩。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       

A.中国“银本位”形成的过程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C.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社会发展D.“海禁”政策产生消极影响
10 . 秦汉乡里组织拥有教化、征发赋役、维持治安、兼理听讼等职权;唐代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里设坊,田野设村,村坊邻里掌管核实户口、催征赋役等。据此推知(     
A.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国家权力呈下移态势
C.政府重视基层管理D.乡里组织有行政职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