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9 道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1 .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时间历程背景(原因)成就
1949年开始 民主革命基本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20世纪50年代初创时期(奠基)向社会主义过渡;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1966-1976年破坏“文革”时期
1978年-20世纪80年代发展改革开放;吸取教训;法制不完善 1982年,通过《_____》,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批基本法律,
20世纪90年代,形成体系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中共十五大召开。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____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_____”写入宪法,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十八大以来深化深化改革开放 ,我国切实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2020年5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_____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2023-01-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2 . 基本特征
(1)国家权力结构:坚持__________。法律由_____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_____
(2)法律内容: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3)司法实践:坚持__________。建立了律师制度和_____制度。
2023-01-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3 . 教化
(1)理学
①宋朝儒学开始向_____渗透,并发展出理学。
②理学从北宋_____开始,到南宋_____集大成。
③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_____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_____》和《_____》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乡约
①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_____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②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_____”,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③清朝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_____》,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④发展特点: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_____合流。
2023-01-2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4 . 德治与法治之争
(1)背景
①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_____
②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
③导火线: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早期_____之争。
(2)表现
主张代表人物及观点
儒家人性善,
德治
孔子统治者要“_____”,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孟子建议统治者“施_____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法家人性恶,
法治
商鞅颁行法令,奖励耕战,保护_____阶级的权益
韩非提倡君主以_____驾驭臣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社会影响:
①儒家主张通过_____教化民众,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_____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秦国在_____思想的指引下,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023-01-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5 . 全球治理
(1)背景: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____,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表现
①原有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②新的国际治理组织及机制
A.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____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B.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____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2023-01-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十一单元当代世界的特点与主要趋势(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6 . 文化多样性
(1)表现: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____。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2)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____
(3)应对
①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____,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②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____、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023-01-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十一单元当代世界的特点与主要趋势(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7 . 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欧盟继续向____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____外交
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____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____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023-01-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十一单元当代世界的特点与主要趋势(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8 . 中国方案
(1)内容
①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____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中国倡导构建____,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缘由
①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____大势的准确把握。
②源自中华文明____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③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④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____的方向发展。
(3)措施
①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____”的合作倡议。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
②2014年11月,中国设立____,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
③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____”。到2019年7月,亚投行已有100个成员。
2023-01-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十一单元当代世界的特点与主要趋势(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9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
①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______________大势的准确把握。
②源自中华文明“_______ ”“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_______理念。
③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_______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④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_______的方向发展。
(2)主要行动
①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_______”的合作倡议。
②2014年11月,中国设立_______,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③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_______正式成立。
(3)意义:
①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_______的行动方案,
②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_______的方向发展
2023-01-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下)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10 . 雅尔塔体系
(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_____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_____”。
(2)主要内容
①重新确定_____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_____地区、_____及其附属岛屿、_____列岛等归还中国。
③承认_____最终独立。
④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_____
⑤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_____,原则上承认_____的独立权利;
⑥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⑦成立_____
(3)特点:以_____为中心,事实上划分了两国的势力范围。
(4)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及_____的多重性质。
(5)评价:(1)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_____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_____政治的烙印,为两极格局形成和冷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2)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_____格局所取代。
(3)建立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对维护战后世界_____,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也是大国_____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大国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2023-01-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下)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