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1 . 全面评价科举制的影响
项目史实阐释
积极
影响
________打破了传统的世袭模式,促进了________,加速了________,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________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________
________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________,强化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促进了________,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________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被________,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________,并改造成________
消极
影响
________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________,造成一些官员________
________直接促进了________,“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有________
________强化儒学正统地位,________
2023-07-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5讲三国到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积极影响
城市化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____
交通运输促进了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乡村变化促进了乡村的改变,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生活观念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____更为增强
教育文化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____逐渐提升(英国等立法推行教育、晚清推行“____”)
(2)消极影响
①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
②结果:19世纪,欧洲____运动风起云涌,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2023-08-2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3-4近代西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22-23高二下·全国·假期作业
填空题 | 容易(0.94) |
3 .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目的加强皇权作用
措施中央二府三司:中书门下(行政)____(军事)三司(财政)削弱相权
地方路,府州军检,县;文官出任长官;通判监察削弱地方实权
方针____
影响积极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影响:积贫积弱
2023-06-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15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高二历史(统编版)
4 . 全面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积极
影响
政治有利于民族交融,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______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经济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______,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思想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
影响
政治①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极度膨胀,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皇权至高无上,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使政策不断失误;②为官者则畏首畏尾、唯命是从,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______、贪污腐败之风
经济______政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新的经营方式的发展
思想闭关自守政策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______的发展
外交闭关自守政策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023-09-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四单元单元整合
5 . 佛教传入
(1)历程
时间历程
____之际从古印度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____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时期,____
宋明时期由盛转衰中华文化一部分

(2)影响积极影响: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消极影响: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022-09-13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讲)
6 . 正面战场的抗战
(1)重大战役
项目会战时间影响



淞沪会战1937年8月至11月中旬粉碎了日军“____”的狂妄企图
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八路军取得________是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至10月下旬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____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论持久战》的发表
①内容: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驳斥了“中国____”和“中国速胜论”。
②意义: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____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3)民族工业和高校的内迁
①表现: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____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②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____基础。
2023-08-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2-3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