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7 道试题
1 . 美洲印第安文化代表:
(1)玛雅文化:历史悠久,其全盛时期为公元400年至公元900年。
(2)阿兹特克文化: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______人所毁灭。
(3)印加文化:13世纪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2024-01-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 . 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成就:
宗教:
①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宗教上是多神崇拜。
②玛雅人:崇拜的大多是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是最重要的神。
③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太阳神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建筑:
①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_______,但和埃及人把金字塔作为陵墓不同,他们在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
②印加人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______
文字:
①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
②阿兹特克人:实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
历法:
①玛雅人:发明了“________”。(一年365天,分18个月,每月20天,剩下5天是“禁忌日”)
②印加人: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一年为365天,太阴历一年为354天)
数学:玛雅人知道“____”的概念,创造出_________
医学:印加人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
手工业:阿兹特克人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
3 . 古代日本文化
(1)成就:
思想:
①神道: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等都有神灵,应加以崇拜,____逐渐发展起来;
②天皇制度:7世纪,___________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
③武士道: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____
文学: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_______》享誉世界文坛。
建筑:______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
绘画:______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
(2)中日交流:
①日本古代文化也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日本本土文化得到发展。
②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汉字,后来根据日本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_______和平假名。
③来自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4 . 古代朝鲜文化
(1)成就:科技: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天文:7世纪,朝鲜半岛的居民修建了________的瞻星台。史学:12世纪完成的《_______》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15世纪中期模仿中国史书的体例编纂《高丽史》。艺术: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文字:学习汉字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______
(2)中朝交流:
①佛教、道教和_____从中国传入朝鲜,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②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许多朝鲜学者具有很深的汉文造诣。
③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也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2024-01-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5 . 古代朝鲜文化
(1)成就:科技: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天文:7世纪,朝鲜半岛的居民修建了________的瞻星台。史学:12世纪完成的《_______》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15世纪中期模仿中国史书的体例编纂《高丽史》。艺术: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文字:学习汉字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______
(2)中朝交流:
①佛教、道教和_____从中国传入朝鲜,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②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许多朝鲜学者具有很深的汉文造诣。
③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也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2024-01-1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6 . 古印度文化的影响
(1)对_____影响最大
①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
②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______文化更是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④古代印度的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对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3)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方,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7 . 古印度文化的特点:
①深受____制度的影响;
②以____为中心;
③以诗代史;
④具有多样性、包容性、辐射性。
2024-01-1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8 . 古印度文化的特点:
①深受____制度的影响;
②以____为中心;
③以诗代史;
④具有多样性、包容性、辐射性。
2024-01-1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9 . 古印度文化成就
宗教:
①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
②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_____产生了。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③印度教: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______开始兴起,后来,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创造之神)、毗湿奴(保护之神)与湿婆(毁灭之神)。
文学:史诗《_______》和《罗摩衍那》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艺术: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数学: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____”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文字:印章文字、______、巴利文。
10 . 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
(1)明末清初:“________
_____,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______、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②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____、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3)近代以来:西学进一步传入
_______,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__________”。
②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______在北京设立。接着,清政府又创办一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
③1868年,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
④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⑤1915年,________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_______的思想。
⑥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______,重新探索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_____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24-01-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