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从其分田时“算其家口多寡”和“杂以九等”来看,这显然是分田到户,以家庭为生产……
材料二
《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主张中央集权制,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主张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1)材料一的规定中如何能体现《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
(2)《资政新篇》的提出有何意义?其未能实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这种观点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017-02-1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上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人民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
材料二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有何变化?依据是什么?
2016-12-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上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3 . 祖宗之法

材料一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1041—1098)《范太史集》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1130—1200)《朱子语类》

问题:

(1)“本朝之法”指的是什么?是在怎样形势下出台的?

(2)“本朝”是如何做到“兵也收了”的?

(3)范祖禹和朱熹对于宋代的祖宗之法评价为何不同?谈谈你的理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问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某一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
简答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1)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
(2)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6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1)张之洞的言论体现了新旧时代的矛盾。依据材料一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
材料二: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三: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2)根据材料二、三《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四: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陈独秀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科学与人权并重”。结合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材料五: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结合图9及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材料六: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 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5)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1956年)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
简答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战争与和平】

下图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年来国内影视界,粗制滥造、情节荒唐、内容离奇的各类“抗日神剧”,让人们对抗战历史认识模糊。令人意外的是拍摄于抗战时期的美国抗日剧《dragon seed》(龙种)一度在网络爆红。该片在美国政府的影响下,对中国军民的抗战进行了大量正面描述。电影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电影制片人伯尔曼将所有抗战场景中使用的军服、帽徽等道具都做了模糊的处理,看不出国共两党任何一方的标志痕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政府正面宣传中国抗战、伯尔曼在电影中做模糊化处理的原因做简要分析,并概括该电影的历史意义。(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末国歌歌词:巩金瓯①,承天帱②,民物欣凫藻③,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皞④,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於斯万年, 亚东大帝国!…… 四百兆民神明胄, 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徽, 唱我帝国歌!(1911年)
民初国歌歌词: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⑤, 民国荣光, 锦绣河山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1912年1月)
——转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注释】①金瓯:指疆土完固。 ②天帱(dào):指其恩德。
③民物:泛指人民、万物、凫(fú)藻:指嬉乐的境界。 ④熙皞(hào):恰然自得。
⑤五色旗:中华民国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横列组成,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两首歌词的意境,提取历史信息并说明。要求:结合史实准确,对比角度合理,意境解释恰当。
2014-12-09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收心考文综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这节内容后所做的读书笔记的部分内容。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之柱——孔孟之道,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开启了思想的近代化。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催生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4.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①在政治上,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带有法制与民主色彩的国家。

②在经济上,要通过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以求富强。

③在外交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万国通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笔记提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所提修改建议以及理由需观点正确,并符合历史事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