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开始对民主革命进行深入的探索,20世纪20—30年代,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驾驭着民主革命的航船在政治斗争中的汪洋大海上乘风破浪。这期间,由于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也由于党在政治上的幼稚,走了不少的弯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
(2)这一时期,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移,请就这两次转移及其影响加以说明
(3)从大革命失败到长征胜利,中国民主革命走出了低谷。请予以说明
2021-02-1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国际关系又称国际政治格局受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应怎样认识冷战?
(2)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今天,分析中国奉行不结盟外交的意义
(3)分析导致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2-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高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性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历史事件里程碑理由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1)

巴黎公社成立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2)

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建立
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里程碑(3)

2020-03-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回答问题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样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具体是什么?
(2)列举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成就,分析这些成就出现的主要背景。
2020-03-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通过政治制度的建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回答相关问题。
(1)英国和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家,试比较分析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英国美国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总统
政府首脑首相
议会作用


(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为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使我国出现“有史以来前所未有之变局”。“变局”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政治制度的建设,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主要有哪些成就?
(4)将下表补充完整。

年代宪法文件性质或影响
1949年《共同纲领》
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推进了新时期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2020-03-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经济由分散逐渐加强联系,日益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古代,中国产品远销亚洲、欧洲和非洲。请列举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路,并说出两类广受赞誉的中国手工业品。
(2)16世纪以来,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综合所学完成下表

时间

事件

影响

16世纪前后

新航路开辟

16—18世纪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18世纪中—19世纪中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结合如图,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后在上海的外国商船
2020-02-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指出亚非拉地区在这一世界市场体系中所处的境况。
8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但国民的自觉政治意识即民族建国精神和民主精神日益鲜明、扩大,而旧势力不过是旧时代的幽魂。一二十年的猖獗,势所难免,……经过一番后,政治上的新时代,自然会产生出来。


1.你是否赞同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一二十年后,中国是否产生了“政治上的新时代”?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9 .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765669
长江流域342611

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10 . 2012年夏季会考题型示例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生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举办的几次重要的世界博览会: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展览出①蒸汽机、②纺织机械等。1876年,美国费城博览会展出③火车站、还有通往各地的④有轨电车。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
(1)分别指出上述展品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            )填写序号即可。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展示新发明,你认为会有哪些反映交通和通讯工具成就的展品?
(2)在这三次博览会的50年间,中国近代经济发生了怎么样变化?
2015-08-2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北京房山区周口店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