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阶段,在16世纪西欧商业资本主义掀起的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推动了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19世纪末的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的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关于他们在殖民地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唯物而又辩证的基本观点——“双重使命论”。那就是:一重是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的破坏性使命,另一重是亚洲为建立“西方式”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的建设性使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印度为例论证马克思“双重使命论”的合理性。
2024-04-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选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位学者对公元1500年至1800年的世界历史演变历程,作出了如下总结:

在大约公元1500年至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把人们带入了世界近代历史的早期阶段。近代早期阶段与公元1000年至1500年的那段历史不同,那时,东半球、西半球和大洋洲之间只有零星的交往:近代早期阶段也与公元1800年至今的现代历史不同,因为在现代历史中,民族国家、重工业、威力巨大的武器以及高效的交通和通信技术使得欧裔人口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根据材料,结合公元1500年至1800年的世界历史演变历程,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女界现象

材料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日新画报》第25期,刊载了《女界现象》(图文如下)


正月十五日,后门外大街马路上,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拿着风筝来回奔跑,实在不好看。但分人家有点规矩,绝不能让姑娘在满街上疯跑。啊咳!此事不但因女学堂不甚发达,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岂不是无形的危险吗?该家长赶紧禁止才好。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社会状况。(要求:充分提取材料信息;史论结合。)
2024-02-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材料一

时间事件历史意义
19世纪4050年代开眼看世界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1898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抗战语录摘编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5.8.1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7.8

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1939.7.7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共计19块,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军队132万人,民兵260万人,人口近1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作战12.5万余次,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1)依据材料一,提炼上表信息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任选一个历史事件加以分析。
(2)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对这句话加以说明。
2024-01-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战争与国际格局。

材料一   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

起点

主要的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部分欧洲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部分欧美学者

                                                                                                         ——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宏观反思》等

材料三   1991年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消失,国际关系两极格局彻底崩溃。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例如,美国专栏作家查尔斯克劳萨默在《外交》季刊1991年春季号上撰文,将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后的时期称为“单极时刻”。但是,环视全球便可以看到:欧共体、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巴西、东盟等地区大国和地区集团,以及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世界事务的影响都不容忽视。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加以说明。
(2)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多种观点,分析其原因。
(3)提取材料三中关于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格局的不同观点。任选其中一个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2024-01-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选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1年版的《中华历史通览》丛书把中国古代史分为12个阶段,分别端写了12本书,下表节选了部分阶段及对应的书名:

阶段

上古秦代卷

魏晋卷

南北朝卷

隋代卷

书名

《文明曙光》

《治乱嬗替》

《南北分治》

《大河滚滚》

阶段

唐代卷

五代十国卷

辽夏金卷

元代卷

书名

《流金岁月》

《乱世风云》

《塞北三朝》

《大漠烟尘》

请根据书名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阶段,概述其历史阶段特征。(要求:确定阶段,概述特征、形成结论)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考古百年成就(部分成果)示意图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任选3个视角,简述考古成果对历史研究的贡献。
2023-10-1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也称近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产物,现代化道路具有相似性,更具有多样性。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冯仕政《中国道路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阅读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07-21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测试卷 01(期末好题重组卷)【测试范围:纲要下全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
目录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6   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一子目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第二子目   新航路的开辟
第三子目   其他航路的开辟
7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一子目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第二子目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第三子目   早期殖民扩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说明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
2023-07-18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10 . 《开罗宣言》

1943年,中、美、英三国元首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会议,达成《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有关宣言内容的展板。

《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阐述展板内容。(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
2023-07-15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