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步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今年的中美关系经历建交40多年来最严峻局面。……中美关系呈现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成为多边与单边、进步与倒退、公道与强权之间的较量与抉择。中国捍卫的不仅是自身的合法权益,更是各国的共同和长远利益;中方维护的不仅是规范中美交往的政治基础,更是各方都应遵守的国际关系准则;中方追求的不仅是本国的正当主张,更是为了伸张国际公平正义。

——202012月王毅《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下的中国外交: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名称,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此外,构成具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还有哪些主要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外交的目标。你认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的征程中,我国应该怎样做?
2022-01-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起,德国铁路建设的投资占全部生产投资的1/5,成为工业化的先导部门。铁路建设推动了冶金和采矿工业的发展,垄断组织实现了横向联合,保证了德国钢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有机化学工业和合成材料方面确立优势甚至垄断地位,电气工业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53年起,中国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1954年,我国建成了飞机和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制造业等新工业部门。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任务

——摘编自王娟《脉络蕴涵意义: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细化了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2012年,并将小康社会的内涵深化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

——摘编自郭玉坤《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后期德国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并指出当时两国现代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新中国初期至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的历史意义。
2023-08-31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导“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49年,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败局已定。随后,100多万国民党军队及其家属带着不同的乡音、记忆和创伤,仓皇渡海来到狭长的岛屿——台湾。这一别就是30多年。198710月,台湾当局宣布允许退伍老兵返回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          

             ——央视《天涯共此时》2008826

材料二: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中国的统一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201912日)


(1)据材料一,指出“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缘由。对比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台湾问题”,1979年以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重大举措?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致力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有哪些?
2020-12-2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对“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致以新年问候,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农民工”就是这“千千万万劳动者”中特殊的一个群体。

材料一:1983年以前,国家“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1984年开始允许农民流动,中央文件规定“允许农民进城开店……提供各种劳务”。从1992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引导、放开并支持农民流动,相继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通知》《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法规,切实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目前全国农民工总量约为2.9亿, 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7个亿。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盛昕《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的演进及发展》

材料二: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78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所创办的企业中,有80%以上都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产业融合项目,54%都运用了网络等现代手段。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从各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

——摘自《人民日报》社评( 2017年09月15日 05 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农民工”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工”现象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2021-05-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代开始,中央政府经常派出使者“分行四方,延问疾苦”,以便及时“赈济百姓”。汉代各级政府与扶贫相关的财政事权就包括了收养孤儿、贩恤鰥寡、救疾医病、放贩救灾、助贷贫民、协助生产等十多项。汉代限民田,曹魏屯田制,北魏隋唐均田制,都是努力把人民和土地结合起来,帮助人民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则对农民生产提供帮助,如大兴水利、提供种子农具的贷款、编制农书等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中唐时,刘晏强调国家赈济要适当:“赈给少则不足活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敛矣”。唐宋时期,政府针对各种贫弱对象,都设立了专门的救助机构,这些措施为元明清历代所继承,并有新的发展。

——摘编自史卫《古代财政与扶贫》

材料二 最早到达美洲新大陆的移民主要是靠互帮互助来度过难关,移民到达新大陆不久之后很快就效仿英国建立了济贫制度。1929年下半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强烈要求政府承担起社会责任。当时的美国总统死抱着“自愿救济”和联邦政府不参与社会救助的信条,未采取任何措施。1933年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并于当年5月签署了《联邦紧急救助法》,标志着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救济机构一联邦紧急救助署的成立,开辟了公共救助的新纪元。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部法律一改济贫制度下事后救济的做法,将贫困的预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启了社会救助立法的里程碑。该法案在对待贫困问题上采用了两道防线,即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该法案主要目的就是将失业者、儿童、妇女、老年退休人员与残疾人纳入公共援助体系,形成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援助计划。

——摘编自于婷《中美社会救助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三 改革开放初,中国广大农村分布着2.5亿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极端贫困人口。19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划定重点扶持区域,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国家扶贫行动。有世界银行专家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尤其对减少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人数更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提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建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等。明确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奋斗目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扶贫工作的核心举措,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6 . 材料一

   

材料二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节选自20199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1)某班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进行研学实践活动。请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相关史实,选择材料一中的一个纪念馆作为研学实践的目的地并作简要介绍。(明确指出纪念馆名称,介绍内容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开展红色研学实践的时代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