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现代法律的功能有所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的法律并不是用来保障公民个人权利的,而是被作为封建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控制的工具。“为政之道,首在立法以典民”。特别是刑法,“乃国家惩戒之具”。“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当时西方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想是在清末才传入中国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初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否定清代法律所维护的等级制度和“无理的法制”,规定“天赋人权,胥属平等”,取消了清律中对各类“贱民”的歧视和限制,规定所有胥属均享有选举、参政、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等自由。

——摘编自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

材料二   现代宪政有三大要素:民主,法治,人权。三者缺一不可。我国1954年宪法就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此后的几次立宪始终坚持这一制度。自1978年宪法开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1999年,“依法治国”成为宪法原则。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现行宪法第三十三条   增加一款,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入宪,将执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把政治原则提升为宪法条款,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进入到一个人权法治建设的新时代。

——摘编自俞荣根《从民主法制到人权法治——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宪政成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法律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权入宪”的时代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人权入宪”的历史意义。
2021-06-2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安庆市太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传统科学思想的特点在秦汉时已相当明显。为了建立与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秩序,要求知识与技术为富国强兵服务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在我国古代,凡是与农业关系密切的知识技能都占有明显优势,编制历法、授民以时是农业社会的头等大事。……“西方科学向来是强调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国的自然观则以关系为基础,因而是以关于物理世界的更为有组织的观点为基础……天文学家只不过是皇帝的文职公仆而已而文化更低、更下一层的技师和工匠也无疑同样具有这种官僚性质

材料二     宋代的科技发明非常多,尤以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著称于世,并获得广泛使用。有宋一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愈加巩固。而自唐中叶以来,土地国有制度(均田制)瓦解,庶族地主经济及小自耕农经济不断壮大,土地买卖相当自由,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些因素直接间接地促进了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宋代理学思想盛行,辩论成风。所谓穷理、所谓格物致知,也鼓励了相关知识的探究与体系化。科举推行贡举,取士不问门第,即便出身低微,士人的发明创造也有了更多机会被注意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肖巍《科学:思想史、方法论与社会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宋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抗战爆发前后,中共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党外人士意见,我国政党协商制度由此肇始。抗战结束后,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在重庆谈判、旧政协会议等场合进行协商,政党协商制度进一步酝酿。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协商机制逐渐固定,政党协商制度得以初建。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恢复政党协商传统,并通过中共中央文件形式将政党协商制度确立下来。我国政党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是中共探索新型国家制度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型缩影。

——摘编自《中国政党协商制度生成与发展:从“座谈”到“制度”》

材料二   长期以来,英国一直被视为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英国政党产生于议会。l7世纪70年代,围绕詹姆士是否可以继承王位的问题议会分裂为两派,即“托利党”和“辉格党”。两派在议会中相互攻讦,斗争不断。在19世纪,两派逐步演变为保守党和自由党,在l9世纪末它们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现代政党。至此,现代意义上的两党制在英国形成。l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党由盛转衰,工党成立并发展壮大。1924年后,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在英国,两党制与议会制度“生死相依”,议会选举是两党制运行的具体方式和制度安排,它保证了两党制度的稳定。

——摘编自常胜泽《生死相依”的英国两党制与议会选举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治协商制度与英国两党制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意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15世纪的海外事业探险中,起带头作用的是葡萄牙,而非西班牙。西班牙行动迟缓,而且,它投身于海外事业通常是处于对葡萄牙首创精神的反应。葡萄牙居于领先地位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疆域不大,且位于大西洋沿岸,三面为西班牙领土所包围。这有效地保护了葡萄牙人不会因受诱惑而将自己的财力浪费到欧洲战争中去。由于亨利王子的领导,他们开始致力于海洋事业。其二是葡萄牙掌握有较多的航海知识,主要是从意大利人那里获得的。里斯本地处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与弗兰德人之间经由直布罗陀海峡的海上交通线上;葡萄牙人通过在皇家海军中雇佣意大利船长和领航员,趁机获取了航海知识。亨利王子还进而加以发展,他集合起一群出色的、颇有才能的海员,其中包括意大利人、加泰隆人,甚至还有一名丹麦人。此外,亨利去世后,国王继续从事亨利的工作,使葡萄牙人在航海术和地理学方面成为欧洲人种知识最渊博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世纪》


(1)简要概括葡萄牙人在进行海外探险活动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
(2)用相关史实说明葡萄牙人在海外探险活动中处于领先地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指出:“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粮食现在仍然是稳定市场最重要的物资。”陈云始终强调在经济建设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务必要综合平衡,他系统地论述了搞好综合平衡的具体措施与工作的开展原则,并强调“要按短线搞综合平衡,一步一个脚印,避免浪费,协调经济,从而实现真正的平衡。”陈云认为,经济建设最终是要为整体社会服务的,“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陈云早在建国初就提出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应占据重要位置的思想,新时期他对于市场与计划资源配置方式、资本主义,以及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其国家市场经济思想由此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陈云与邓小平共同支持并领导了针对旧经济体制的一系列改革,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后形成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摘编自陈伟等《对于陈云主要经济思想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云的经济思想及其实践。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71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美国总统威尔逊立即宣布和德国断交,46日,美国正式对德宣战,并开始全面实施其海洋战略:一是建立战时体制,迅速扩充海军力量;二是确保后方海域,稳定美国在太平洋的海洋战略态势;三是建立大西洋护航体系,保证美国远征欧陆;四是联合英法,重点打击德国。战争一开始美国就掌握科技的制高点,组建了一支拥有高科技的海军力量。参战后美国海军活动范围涵盖了从加勒比海到地中海,再到北冰洋的广大浩瀚海域,在希腊科孚岛、俄国摩尔曼斯克港、法国比斯开港湾、英吉利海峡、北海及美洲海域的诸多港口都建立了美国的海军基地。战争一结束,美国海军部长便宣布:美国海洋战略家们所期待的两洋舰队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摘编自胡德坤等《从海权大国向海权强国的转变一浅析一战时期的美国海洋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时期美国海洋战略得以成功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时期海洋战略成功实施对美国的意义。
2021-06-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对官制进行改革,将门下省所隶城门等五局转隶殿内省,废去了门下省的散骑常侍等官,同时增置了给事郎四员,使其成为外廷独立处理政务的国家机关。炀帝还罢废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职官,如三师、特进等。炀帝省并119郡,较之文帝时州郡数减少了三分之一多。炀帝还于大业八年颁布诏书,规定“自今以后,诸授勋官者,并不得回授文武职事,若吏部辄拟用者,御史即宜纠弹”,并明文规定“魏、周官不得为荫。”周齐用人尚武、尚贵戚,所以隋文帝提出“武力之子,俱可学文”。炀帝因此大兴文教,恢复国子监,增加学生员数,扩大秘书省的官员编制,重视编撰图书典籍。为了彻底改变官吏队伍的构成,他创立科举制,开辟用人新途径。清人王夫之认为,“隋无德而有政,故不能守天下而固可一天下。以立法而施及唐宋,盖隋亡而法不亡也”。

——摘编自吴洪琳《评隋炀帝官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炀帝官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隋炀帝官制改革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参照传统及蒙古旧制,元朝把大都及邻近地方划为“腹里”,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至于全国其他地区,元朝政府将之划分为十一个行省,边疆地区先后建置了辽阳、云南等行省,吐蕃地区由中央机构宣政院直接管辖。元代的行省完全一反过去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重要山川、河流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元中央政府以命令授权形式将部分权力交予行省行使,一切治权皆属中央政府。行省长官具有日常事务的统筹全权,但部分特定的权力(军队、钱粮)会由个别专责的官员提调,其他人不可随意干预,调兵更需中央授权。但实际上,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摘编自舒健《元代行省制:中国央地关系的转捩点》

材料二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认为:“凡是结成联邦的成员国家,它们都是原先有过一些共同利益,而这些共同利益就形成了它们联合的精神纽带。”美国“各州不仅有大致相同的利益、相同的起源和语言,而且处于相同的文明水平。这便使它们的联合几乎永远成为容易的事情”。联邦制被美国“立国之父”们视为确保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制度性保障。这种制度既着眼于国家利益的未来,又兼顾了当时州权至上的现实;既强调了中央集权的重要性,又肯定了北美13州地方自治的历史及现实性。因而我们可以说,美国联邦制的确立为处理集权与自治、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了一个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摘编自周剑云《生存的政治抉择一略论美国联邦制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联邦制确立的条件及其政治意义。
2021-06-19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30年代的沙尘暴和太萧条使人们感到绝望时,她(美国106岁的女选民)看到一个国家用新政、新的就业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是的,我们能做到。当炸弹袭击了我们的港口、独裁专制威胁到全世界,她见证了一代美国人的伟大崛起,见证了一个民族国家获得拯救。是的,我们能做到。―奥巴马胜选演说

材料二   19321934年,政府投入180亿美元修了13000个运动场、1000个机场、800个医院、2500所学校、100个水电站、20万亩国家公园、种了2亿棵树。—《美国简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30年代的大萧条”出现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这次“大萧条”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
(3)奥巴马和美国历史上的伟大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任时一样都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你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对奥巴马政府恢复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有何启示?
2021-06-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华星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研究国际关系,特别是研究国际安全关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探讨行为体互动的主要方式与表现。一般来说,行为体的互动总是既存在冲突,又存在合作,这种两重性实际上就是国际安全关系的根本特征。行为体能够共存于一个共同体中,说明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共享的价值、规范与利益。但另一方面,由于各个行为体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其中的主要行为体——国家,都是作为主权者行事,因此它们的互动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的一面。通常。

在发生安全关系的行为体之间,冲突与合作的因素总是动态的与不平衡的,有时冲突的因素多一些,有时合作的因素多一些,在有些问题上冲突的因素多一些,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却可能合作的因素多一些。

——摘自李少军《“冲突一合作模型”与中美关系的量化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1-06-15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