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初中央政府对于地方刑狱的监管主要是通过转运使和朝廷临时遣使按察来实现的。但是,转运使的主要职责是转运各地财赋上京,为中央政府厉行集权和对外作战提供财力支持,对于一路州县其他方面的监管必然无法全面。而且,一路的各种政务繁多,也使转运使疲于应付。而遣使按察地方刑狱也只能是因事而设,事罢则废,不能长期有效的监控州县的司法状况,而刑狱乃“民命所关,苟有过误,厥咎匪轻”。宋太宗时,国内的司法状况、阶级矛盾不容乐观,各地的农民起义频繁爆发,州县刑狱积滞,司法官吏昏庸,贪赃枉法导致的冤假错案屡屡出现。太宗对地方刑狱治理极为重视,便将转运使的司法职能分离并加以扩充,设立一路专职司法、监察的机构提点刑狱司。

——摘编自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太宗设立提点刑狱司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宗设立提点刑狱司的意义。
2021-07-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622月台湾光复后,郑成功在台湾设立政府,废除了荷兰人的殖民机构,在台湾“定府县”、“任职官”,细化之前早已设立的政权框架。并沿袭明制,在台湾设立六部,颁布“屯田”、“建政”、“司法”三大法,之后在台湾兴建学校,传播儒家文化,大力迁移内地流民至台湾。台湾的建设时代开始了。完备的政府机构陆续建立了起来,垦荒工作遍及台湾全岛,数万军队以“寓兵于农”的政策,在台湾岛上定居了下来,大片的良田以惊人的速度,在台湾全岛扩展。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更陆续传入高山族部落中。

——摘编自张嵚《郑成功开发台湾》

材料二   1885年,清政府决定台湾建省,以抗法有功的刘铭传充任第一任台湾巡抚。他任职台湾巡抚的6年中,增设府县,台湾由过去的28县,增至31直隶州115厅。他自兼台湾抚垦大臣,在全台部落地区置抚垦局及分局,积极开展招抚民众和开垦“番地”的工作。他整顿军备,增强防卫能力;发展交通,便利岛内各地及其与大陆的联络,繁兴商务;清理田赋,以清除积弊,增加财政收入;倡办实业,发展生产,以繁荣经济;发展教育,以培养人才。这一切,不仅是为了“使孤岛自强,固七省海疆门户”,而且要使台湾“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为朝廷建远大之谟。”

——摘编自郑仁木《论刘铭传治理台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成功和刘铭传治台的不同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郑成功和刘铭传治台措施的相似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共同的治台功效。
2021-07-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3年清政府迫于形势颁布实行“癸卯学制”,仿照日本建立新教育制度,同时全盘吸收日本军国民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体操课,实施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规定“各学堂一律练习兵式体操,以肆兵事”。1906年清朝学部新定的教育宗旨“尚武”被列入其中,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军国民体育具有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和加强美育的作用,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抵御外侵,打破国内军阀拥兵独霸天下的局面,必须实施军国民教育。1915年,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条约激发了社会各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军国民体育思想达到了高潮。直至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军国民体育被自然体育思想起而代之。

——摘编自陈璟《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杜鲁门政府不敢冒险在远东打一场全面战争,而只愿打一场有限战争,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稳定三八线附近的战线,寻求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协议,使朝鲜恢复到1950625日以前的原状。然而,“联合国军”统帅完全不理会有限战争的概念和杜鲁门政府全球战略的意图。19501230日,“联合国军”统帅致电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封锁中国海岸,废除“台湾中立化”政策,最大限度地在朝鲜利用国民党军队,支持蒋介石军队侵犯华南,将侵朝战争扩大到中国大陆。1951113日,杜鲁门给“联合国军”统帅写了一封长信,断然拒绝批准“联合国军”统帅所提出的方案,强调当时美国的行动方针应该是团结联合国大多数会员国,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凡是涉及扩大战区的问题,行动得十分谨慎,并应经常考虑来自苏联的威胁。

——摘编自李存训《杜鲁门和迈克阿瑟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和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和“联合国军”统帅的分歧及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反对扩大战争的原因。
2021-07-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0年,一位名叫安吉尔的英国经济学家、和平主义者写的一本新著《大幻想》在出版后成了畅销书。他在这本书中,力图证明战争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在当时各国财政经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胜者和败者同样遭殃,战争成了无利可图的事情。所以,没有一个国家蠢到发动一场战争。

——毛元佑编著:《第一次世界大战总盘点》

材料二1914年投入战争的是19世纪的军队,打的却是20世纪的战争。战争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出了新型武器和大规模屠杀的方法,影响深远……虽然欧洲是一战的中心,但这场战争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冲突,影响到了每一个大陆。和多数战争一样,开战容易,结束却……大战接近尾声时,各国的军费开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都对公民开征了新的税赋,或提高了原有的税率。各国债台高筑,国家就滥发钞票,为将来埋下了隐患。

——【英】伊恩克肖《企鹅欧洲史8地狱之行(1914-1949)》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棉、毛、丝等原料成为军需用品,一时求过于供,价格暴涨,拥有传统桑基鱼塘优势的珠三角地区的缫丝业遂乘机扩张。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顺德掀起了办厂的热潮,当时广东全省雇用千人以上的缫丝厂共4家,顺德容奇便有3家,仅大良大小丝厂有十七间,蚕丝产销最盛时,顺德大小工厂190家,女工八万多名

——李淑苹、朱婵《珠三角近代产业女工的职业形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吉尔的观点并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顺德缫丝业发展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元年诏群臣定律于太华殿,此后修律不断。其基本模式大体如下:对某方面事项,先下诏施行,同时将之修入正在制定的律或令。太和七年,孝文帝下律禁止同姓婚姻,理由是:夏殷不嫌一族之婚,周世始绝同姓之娶,我在本朝创立百年之际当政,应当考虑行使仁政。除《律》以外,对令的编纂是北魏立法的另一个重点。除均田令等,孝文帝还颁布了与官制改革密切关联的《职员令》《品令》。太和十六年又班新律令,大赦天下。太和十九年,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太和律》汇编而成。宣武帝在孝文帝基础上,编纂成《正始律》。北魏建立之初法制相当落后,基础极其薄弱,而百余年后却实现了加速度、跨越式的发展进步,并最终奠定了隋唐法制的基础。

——据齐盛《北魏法制演进的文化因素》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影响。

7 . 材料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是以宗族组织为基本组成单位的。春秋晚期,宗族逐渐解体,庇护依附民的功能丧失,自由民随之大量出现。由此,各国先后创设基层行政组织。齐国是最早实行以乡里制度为基层组织的国家,齐国居民编制与军事编制相统一。《国语·齐语》记载:管子于是制国(城市及其郊区):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制鄙(远离城市的地区):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是故正之政听属,牧政听县,下政听乡。

——摘编自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一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齐国基层组织制度的管理模式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齐国基层组织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2021-07-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9213月的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提出了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列宁引入了“商业原则”,广泛扩大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普遍推行经济核算制。同时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对企业用有关的经济指标评价其生产成果,对工人实行“按劳分配”政策和奖罚制度。列宁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租让制”,即把国内的土地、森林、矿山和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这样,不仅能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而且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保持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要允许其他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存在。

材料二:邓小平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重点放在废除压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所谓“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度、普遍推广承包责任制、集约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等问题上。邓小平通过创办经济特区和发展“三资”企业,全方位和长时期地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和信息,使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高,取得了辉煌的成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和催化剂。邓小平则把非公经济当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能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存和相互促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方东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相同点,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1-07-08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近现代楚商】

材料一   明清直至民国时期,位于湖北武汉的汉口,贸易逐渐地发展起来。粮食、茶叶、食盐等重要商品物资都在汉口进行中转,流向全国各地。汉口也因此成为中国的四大名镇之一,号称九省通衢。清末时期开通的京汉铁路,汉阳兵工厂的设立,为武汉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到民国时期,汉口也被称为东方芝加哥,武汉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齐称为大上海,大武汉!楚商在湖北大地上,发展商业、开办工厂,为湖北、为全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摘编自孙科柳《商帮传奇》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楚商已在省外建立38个湖北商会,会员企业14510家,涉足金融、地产、餐饮等各个行业。在全国各地楚商当中,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湘鄂情董事长孟凯、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居然之家总裁汪林朋、名流置业董事长刘道明等,都已进入中国企业家第一方阵,他们在各自经营领域均属于佼佼者。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商会会员企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的领头羊。

——摘编自肖波《传奇楚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楚商”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楚商”发展的作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忽必烈统治时期,在蒙古帝国驿站的基础之上,在全国范围之内实行驿站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水站、陆站多达1500处,因此,以元大都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贯通东西南北的、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当然,在这种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全国各地驿站的管理人员、马夫的配备都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元代专门负责驿站马匹、食物的被称为站户,中原汉地由汉人充任站户,而草原地区的站户由牧民承担,东北森林、冰雪地带则用狗站。元代除驿站之外,还有急递铺、运输货物的递运站。至元二年(1265年),颁布了《站赤条例》。元朝政府建立驿站,虽然是为了通达边情、布宣号令,但客观上加强了全国各地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代驿站、客馆的建设及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二   中国现代邮政事业发展简表


1948年12月毛泽东题词:人民邮电
1949年11月“邮电部”成立。一个月后,“第一次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新中国邮政的发展框架
50年代初期形成了四项基本业务——函件、包裹、汇款、报刊发行。在1952年提出啦“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八字服务方针,并一直沿用至今
1986年12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1998年邮电分营,国家邮政局成立,它标志着近50年“邮电合一”体制的结束,这位邮政走向市场、搞活经营、发展壮大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1999年中国邮政首次承办世界邮展。同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这意味着中国邮政在国际邮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2007年邮政实施政企分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立后,将原有的四项基本业务重组,逐步建成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邮政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官网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朝驿站制度的特点及经济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现代邮政事业的发展趋势。
2021-07-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