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的多次侵略战争和其他方法,强迫中国割地、赔款,贪婪地攫取种种特权。数以百计的不平等条约、章程、专条,像一张无所不至的巨网,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束缚着中国,使中国在西方列强无尽的索取面前寸步难行,动辄得咎,而西方列强则据此为所欲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海关、对外贸易、交通运输,大量地倾销其商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产品销售市场和榨取原料的基地。

材料二   中华民族有着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捍卫中华文明,从未停止过抗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有许多献身于民族进步事业的爱国先驱,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可是,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也好,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也好,“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也好,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起自社会下层并有着广泛群众规模的义和团运动也好,由于没有找到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和可依靠的社会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无数志士仁人为此而抱终天之恨。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强侵华的目的和对中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全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2023-02-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材料四   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场多边会议,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简史》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
(3)材料三中图3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根据材料四,谈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何现实意义?
3 .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中国的对外交往,既有交流互鉴,也曾固步自封。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

材料一   “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四大发明、陶瓷、冶金、纺织等,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出现两次高潮: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这两种文化传播过程都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摘编自《“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等

材料二   如图



图1:1901年辛丑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图2:2021年辛丑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1)列举宋元时期我国传入欧洲的科学技术成就两例,并指出“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两个辛丑年不同局面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的“单边主义”“贸易战”“科技战”等逆全球化现象,我国该如何应对,请提出你的良策。
2022-03-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