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动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

材料二   1453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帝国兴起,攻陷君士坦丁堡,后来又在1517年攻占开罗,1529年征服维也纳。土耳其的扩张,加上钦察汗国的崩溃,使西欧各国通过地中海到东方的传统商路被彻底阻隔了。

——计翔翔、周百鸣《地理大发现探幽》


思考: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历史原因:从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等岛屿获取资源。他们不断取得成功,迈向海洋的步伐随之加快。
(2)经济根源:________
(3)社会原因: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西欧社会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
(4)陆路受阻:________
(5)精神动力: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传播基督教;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也鼓励冒险精神。
客观条件:(1)地理知识日益丰富;(2)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易错陷阱:
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根源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对贵重金属的渴求本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追求。
(2)直接原因:古代亚欧贸易最终集结在地中海东部地区,奥斯曼帝国控制了该地区的商路,造成传统商路不畅,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2022-09-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0全球航路的开辟及影响-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墨经》中的抽象科学知识与古希腊的理论科学的大起大落,则是人类历史上一切超越时代的早熟文化的共同历史命运。在两千多年前的生产水平与社会发育水平下,经历深远的精神发展路程而开出的远离社会生活的灿烂纯粹的思想之花,必定是极其脆弱的。”这是墨家科技思想被排斥和湮没的又一个原因。墨家学说的思想渊源较为深广,他们具有儒家、道家等没有的优势,一开始就与生产实践十分接近,因而从客观上决定了他们的思想与科学结下不解之缘。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中最正确而无片面性的思想。如果避开墨家与周易、老庄的分歧不谈,墨家思想恰好将三个方面的积极面融为一体。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基础:经验、直观、逻辑、人工语言、现实检验,这些正是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包括的环节。

—摘编自《墨家科技产生的背景及其湮没原因》等

材料二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至少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在经历了上世纪初至四十年代,“中国科技史研究工作的开创时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国科技史研究工作迅速发展的时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中国科技史研究深入发展并日趋成熟的时期”。伴随着研究阶段的深入,当前中国科技史的研究需要从思想源头上来获得解决许多悬而未决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史研究深度上获得重大突破的迫切需求所在,科学技术思想史的研究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搞清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中国科技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地解决。正如科技史家胡道静所说‘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应是科学史研究的核心层’”。

—摘编自昊智《先秦诸家主流技术思想之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墨家科技思想湮没及现今中国重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墨家为代表的古代科技思想对现今中国科技发展的借鉴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科举制(隋唐—1905年)
(1)背景:随着____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2)发展历程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建____,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____两科为主
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____

(3)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一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时,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思考:据材料一、二,归纳科举制的特点。
(4)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晚唐由名族公卿贡举进者占76.4%,至宋代跌至13%;寒族在晚唐仅占9.3%,北宋时增至58.4%。此现象不仅可以表示社会之转变,同时可以表示科举制度汲引寒士之效用,愈久而愈见。

——孙国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影响。
2022-09-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

—《礼记·丧服小记》

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春秋战国是民间势力逐渐兴起的时代。殷周宗法贵族社会的两大支柱——国野制与世卿制趋于瓦解,国人与野人、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日渐消失,礼乐制度下移,公子公孙对卿大夫的世袭被打破,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途径,士和庶人可以晋升至大夫乃至卿相。孔子门下由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组成的儒家团体,正是新兴的“游士”阶层的最初代表。

正是儒家与其他学术团体和流派之间的“百家争鸣”,造成了华夏文化区域内一种跨国界的公共舆论。这种公共舆论一方面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扩大了政治参与,使“君子”不再是一种身份限制,而成为一种政治抱负、一种人生典范,有心从政的人可以通过求学问礼,为迈入仕途创造条件。

—陈子明《儒家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

材料三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潘岳《中国发展面临着深重的危机与难逢的机遇》

(1)根据材料一,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作用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百家争鸣”的政治、经济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

2018-09-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三次周周清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特征。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世界统一性的主要表现。战后世界经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多样性,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两种体系、三种国家”的出现。“两种体系”是指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三种国家”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提到,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加强各方面的合作。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3月)


材料三 丝绸之路不是一哄而上的什么运动,也不是只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它对全世界、对各个国家都是有好处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将促进这条经济带上的国家和地区相互进一步的扩大自由化、扩大市场化、扩大法制化。丝路不是在建一个什么路,而是一整个市场的对接,涉及到关税门槛的降低,限制和管制的减少,它意味着在法制和经济制度层面的一些改革。

——何茂春《丝绸之路战略意义堪比入世》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世界经济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什么?“一带一路”战略和古丝绸之路有什么内在联系?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现实意义。
2015-08-21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练习
6 . 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唐朝物质经济的高度发达,庶族地主构成的新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再加上唐朝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都对“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使参与和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精英文化被广大群众接受,而通俗文化也相应地提升了水平,所以唐朝的文化显示出空前活跃的氛围。

——摘编自唐伟《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试论唐朝文化的普及》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空前活跃的原因。
2022-09-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5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7 . 冷战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亨廷顿)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思考:亨廷顿认为引发冷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你的观点。
(1)材料认为的原因:____。其实质是掩盖美国争霸的目的。
(2)真正的原因
①深刻根源:美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
②基础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③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2022-09-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8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则……(三)又能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耕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这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秦人实现统一六国的原因。
2022-09-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美苏两国都建立了足够毁灭对方的核武器库。一些欧洲人认为谈论“大规模报复”已经失去意义,既然美国也无法逃脱核武器的毁灭,可能就不会再愿意保护他们。在此背景下,法国总统戴高乐公开主张要更多地承认国家利益,呼吁西欧在军事和防务上扮演更加独立的角色。戴高乐试图改组北约,为此建议在北约内部成立美英法组成的理事会,三国对北约事务拥有同等的决策权,但没有成功。法国先后收回对地中海舰队和空军的指挥权,退出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一体化军事指挥体系。法国又着手建立独立的核打击力量,拒不参加限制核武器谈判的国际会议,将原子弹的研制置于国家“绝对优先地位”,先后成功试爆原子弹和氢弹。

——摘编自(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等

(1)概括20世纪50年代未至60年代法国对北约的诉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法国上述举措对冷战格局的影响。
2021-06-09更新 | 3999次组卷 | 25卷引用:课时28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近出现的事物。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就处于不断扩张之中。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如表4所示)。现有研究表明,18701914年间经济全球化达到一个小高潮。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2445.5
18803668.8
18904994.2
190068118.2
191085162.4
1913100192.4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等

材料二   

——摘编自斯蒂芬·布劳德伯利等编著《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1870到1914年间达到小高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2021-06-08更新 | 5146次组卷 | 50卷引用:课时30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