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近代英法美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大事,其民主历程和分权制衡的特点值得各国借鉴,但政体选择还是要与各国国情相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中议会与内阁的权力制衡关系;此外,英国政体还存在哪些权力制衡关系?

材料二   法国政治民主化大事记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1791年,《1791年宪法》颁布,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后,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794年,“热月政变”后法国革命的高潮过去。

⑤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法兰西民法典》正式颁布。新宪法正式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

⑥1815年,路易十八复辟。

⑦1830年,法国人民进行“七月革命”,金融资产阶级掌权。

⑧1848年,法国发生“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⑨1848年,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1852年12月,波拿巴加冕,共和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二帝国。

⑩1870年普法战争。9月,巴黎革命,成立资产阶级“国防政府”。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1870年第三共和国即已诞生。从此,法国走上政治民主道路,但其中仍有曲折。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的法国大事年表,说明法国政体变化过程中体现的特点。结合识,概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1936年1月,最高法院裁决该法案违宪。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1937年2月,罗斯福提出进行司法改革,他建议最高法院法官由原来的9名增加到15名,使最高法院由保守派控制转变为“新政派”控制。他的建议遭到法院和国会一些议员的强烈反对而未获得通过。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3)材料三中最高法院判决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和反对总统提名法官体现了美国司法具有什么特点?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意图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2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标题
1950116首都文艺界集会讨论纷纷签名志愿赴朝参战
1955427从万隆开始

——摘编自陈月明《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

材料三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走出去”战略。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军事、外交领域发生的历史事件并分别简述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方面概括社会主义新时期发生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868年《金刚经》(部分) 图二:11世纪的活字印刷品

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中华印刷通史》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代印刷技术有何发展?结合材料和知识分析推动其发展的因素。

材料二   自唐代至清末,印刷术对传承典籍与文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印刷术还传播到朝鲜、越南、琉球、日本以及中亚和欧洲,促进了世界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

——摘编自钱存利、郑如斯《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

明代以来,随着印刷、造纸、制墨等技术的改进,民间书坊异军突出。……民间书坊围绕社会需求刻书,因而书坊的刻书范围很广,大致可分成“科举应试 之书”“、日常参考书”(类似百科全书)以及“通俗文学作品”三大类。

——摘编自杨军《论明代江南民间书坊的勃兴及其社会底蕴》

材料三   商务印书馆近代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97年夏瑞芳、高凤池等人于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1904年《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出版并被全国各地的学堂采用
1905年发行严复编译《天演论》,后再版20余次
1913年首次使用自动铸字机,开始经营原版西书
1915年首次引进彩色胶印机,聘美籍技师指导;出版中国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发行《科学》杂志
1937年设总管理处于长沙,编印《战时常识丛书》《抗战丛刊》等
19世纪20—40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推出了《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以及《丛书集成》,达到了商务印书馆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2)依据材料二、三,比较中国古代和近代印刷事业的共同影响,指出近代印刷业的新发展。

材料四   1769年,法国人卢索创建的“印艺社”,拥有一间全新的印刷工坊与六台印刷机,大量印刷供应欧洲各地达25年之久。除了伏尔泰、卢梭的作品外,还创办“百科全书期刊”,并推广百科全书派的论著。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


(3)据材料四,概括18世纪法国“印艺社”的特点,分析它在思想上的影响。
2020-05-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有关世界经济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1)举一例说明13、14世纪“世界贸易网”的形成。指出13至19世纪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分析16世纪欧洲“处境开始改善”的原因。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摘编自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2)材料二中“真正的世界经济”指什么?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与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关系。

材料三   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36年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
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世界经济的重大变化,并指出这些变化受哪些重大事件或现象的影响。

材料四   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因此,各国既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也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措施。

——《中外历史纲要》


(4)材料四对“经济全球化”做了怎样的评析。
2019-05-08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下面《英国大事年表》(部分)反映出英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多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1652-1674年,三次英荷战争

1687年,牛顿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问世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21-1742年,沃尔波尔成为第一位内阁“首相”

1756-1763年,“七年战争”

1763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锭纺纱机“珍妮机”

1767年,瓦特改进纽卡门蒸汽机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1782年,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

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1825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30年,托利党一党统治终结,辉格党政府组建

1831年,法拉第证实电磁感应现象

1832年,议会改革,部分“腐败选区”被废除

1840年,挑起鸦片战争

——整理自闫兆祥《英国史》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指出英国近代政治发展趋势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表明英国近代经济发展趋势如何?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3)上述材料还反映出英国近代发展的哪些趋势?
2019-03-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2018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