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5年内培养百万名小学教师目标,确定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训练相结合”的方式。1952年,教育部须发《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规定了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承担着相对应的培养目标,其他综合类高校则无法参与到教师培养过程中。1999年,《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到2010年左右,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分别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2013年,国家发布《关于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从乡村教师培养计划、定向培养方式以及提高教师待遇等方面促进贫困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

——摘编自张舒丽、张睦楚《新中国教师培养政策演变历程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教师培养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1世纪我国教师培养政策调整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熙自幼喜爱数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在八岁登基后仍然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去认真学习这些知识。他不断引进有科技才能的传教士来华,命传教士采用地圆说绘制了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此地图在康熙的南征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谕令传教士白晋等人在宫中设置化学实验室,用化学方法试制西药,使中国在医疗中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他还命令传教士汤若望以西法制成了“红衣大炮”,该大炮在雅克萨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皇宫中开设有数学、天文、地理、医学、外语、艺术等方面课程,由传教士来讲授。

——摘编自张云筝、田冰《康熙西学中用的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主张西学中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熙西学中用实践的历史贡献。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之间发生了分裂,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方之间处于紧张的对峙当中。“赢得了战争,但并没有赢得和平。”这是丘吉尔对战后形势的描述。由此战后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特别高涨。19488月,由法国和波兰的文化工作者和科学家发起,国际文化工作者保卫和平大会在波兰召开,大会通过宣言,批评美英两国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势力。1949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两地同时举行。19503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通过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195011月,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50年代初期,在世界和平理事会的组织下,全世界掀起了和平签名活动,签名人数最多达6亿多人。这些运动对于朝鲜停战的停火,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结局以及世界局势逐步由紧张到缓和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初期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及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地处我国东北部边陲,它恰似正对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乌苏里斯克咽喉部的匕首,又像直插苏联沿海州心脏部的长矛枪尖。日本关东军把虎头视为实现其“北进”计划的重要战略基地。1934年,他们驱使数十万中国劳工,历时6年,秘密建成虎头要塞,许多劳工被折磨致死或惨遭屠杀。虎头要塞战役从194589日开始,到826日结束,仅仅17天,便以日本关东军守备队被全歼而告终。在虎头要塞战役前,有相当多的中国人冒着生命危险为苏联红军提供情报。苏联红军大炮、坦克和飞机协同作战,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摘编自马维颐《对虎头要塞的初步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军修筑虎头要塞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虎头要塞战役的历史背景并指出日军战败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