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初.英国城市“日益严重的饥饿、贫困、健康、法律和秩序的问题,使地方政 府陷入难以忍受的极度紧张中”。1829年.伦敦大都市警察厅在伦敦正式创建,标志着英国近代警察制度正式诞生。1835年的《市自治机关法》责成每个自治市从选举产生的市议会议员中选出一个市治安委员会.指派足够数量的警察负责城市治安秩序。新警察被赋予了多重角色:打击犯罪的战士、和平秩序的保护者、福利机构及道德牧师:还充任起道德居间人,界定高尚与粗鲁或不体面的范畴,并担任邻里生活的仲裁者.都市公共空间的管理者的角色。警察机构还从组建之初就采用了“赞同式警务”,用“威望”而非“权力”来武装警察。 迫使他们要依靠民众的支持来执行警务。“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伦敦警察在控制民众骚乱中的确成绩卓著”。“凡英属或曾是英属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其警察制度莫不受到英国 的影响”,新警察制度传播到法国等国。

—— 摘编自刘锦涛《试论英国创建近代警察制度的历史功效》

材料二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首次将近代欧美的警察制度引进中国.建立了近代中 国第一个专门的警察机构——湖南保卫局。总局设有士绅充任的会办一人,议事士绅十余人,总局的最高长官总办也是由议事士绅公举。该局后被清政府勒令废除。1902年,袁世 凯在天津设立的天津警察总局,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清政府下令各省仿照直隶普遍推行新式警察,“不准视为缓图,因循不办”。但绝大多数的督抚只是虚应故事。直到清亡前夕, 各地方警察制度的差异仍然较大。晚清警察最初的制度定位过度强调对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维护,忽略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摘编自刘琳璘《清末维新运动与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警察制度创建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英国警察制度与晚清警察制度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几千年来,政治家们都把粮食安全置于民生政治之首。翻开史书,“国以农 为本”、“民以食为天”,“仓廪实,知礼节”的议论比比皆是,鼓励垦殖,扩大生产,劝勉农   桑,不违农时,是千年不替的国策。中国古代粮食积贮制度始终是同时代世界上最先进、 最庞大的,例如唐代拥有包括正仓、转运仓、常平仓和义仓在内的一套完善贮运体系。早   在2000多年前,魏国相李悝首创“平杂法”,以国家力量介入粮食流通,调控市场价格,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

——摘编自王利华《从历史经验教训看中国粮食安全》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业合 作化运动到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以及延续至今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深 度改革,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 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摘编自《中国的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的粮食安全策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并简析原因。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色中华》于1931年12月11日创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1933年2月改为党组织、团组织、政府与工会合办的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紧扣党报党刊的舆论宣传主旨,利用多个板块和多种新闻体裁刊发毛泽东的重大活动事迹 和政治主张,展现毛泽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采用专电、战事通讯和消息的形式,集中报道中国红军开展革命战争的时间、地点、缴获敌军军事装备数量等情况;宣传工农红军的相关政策,对党的土地政策进行解读及宣传,发表社论肯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关注马克思主义学校的情况;对整个中华苏维埃时期革命政权内存在的官僚 主义、铺张浪费、贪污腐化等不良风气进行了全面曝光,并予以严厉抨击。1936年12月西 安事变后,为更好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央决定停发《红色中华》,改办《新中华报》。《红色中华》出版324期,发行量最高曾达4万余份,覆盖整个中央苏区。

——摘编自柳作林《中央苏区时期<红色中华>的编辑出版特色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红色中华》报道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红色中华》的历史意义。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入关前后,在满族的老家吉林、黑龙江等地建立了十多个用以练兵狩猎   的围场。1681年,康熙建立了“木兰围场”。“木兰围场”位于漠南蒙古中心地带,北控蒙   古,南拱京师,是清代前期北京通往喀尔喀蒙古、东北黑龙江以及尼布楚城的重要通道。 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过程中发现八旗将士承平日久、耽于游乐、武力衰微,设立木 兰围场后,驻防八旗官兵进驻,康熙皇帝几乎每年都在此地举行“秋狝”(秋季的围猎盛事),还利用“秋狝”中蒙古王公贵族扈从围猎之际,接见蒙古各部上层人物。

材料二 起初,清政府规定“蒙古民人毋得阑入”木兰围场。乾隆年间之后,木兰围场 周边从事农业、商业的人员越来越多。随着秋狝礼废,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成为开围放垦的一股重要力量。1863年,热河都统瑞麟上奏“请开垦围场闲地,以济兵食”,清廷允准。 到1880年,木兰围场“有原佃分佃七百一十余户”,“为内地乏食游民远来佣趁”。在清政府的政策松动下,20世纪初,木兰围场全部开围放垦,汉人大批进入。与此同时,围场周边的满族、蒙古族,直隶、赤峰等地的回族和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也开始涌入木兰围场。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雪峰《康熙皇帝与木兰秋狝》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木兰围场”设立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木兰围场”开围放垦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历史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30年代,美国并未感到日本的威胁。美国向日本提供战略物资,扩大对日贸易。美国的军火商为发战争财,支持日本侵华行为。九一八事变后美国总统胡佛曾表示,“应该发好地考虑日本的处境”。而英国首相张伯伦则说,“我的同情完全在日本方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所谓“道义封锁”对日本基本起不到作用。日本的重要战略物资铁砂、铅、锡、锰等几乎完全依靠从英、美、荷进口。1937年美国向日本出售价值248.4万美元的飞机,1938年为1745.4万美元。1932年美国对华出口是5600万美元,对日出口是13500万美元。1940年,美国对华出口是7800万美元,而对日出口却达22700万美元。美国的远东政策宁愿违背自己的“原则”和“理想”,也要怂恿日本与苏联和中国为敌。美国的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外交政策很快就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炮火硝烟中灰飞烟灭。

——摘编自王屏《日本的侵华野心与美英对日绥靖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参战前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的扫盲教育运动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期的扫盲教育。针对文盲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0%这一局面,党中央提出:“要作必要准备,以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识字教育,扫除文盲的伟大工作。”第二次是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期即19551956年的扫盲教育。19556月,周恩来总理在发布的《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中提出:在过渡时期内,基本扫除农村中的青壮年文盲。第三次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扫盲教育。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出现,文化教育战线的“大跃进”也紧随其后。在扫盲运动中国家还成立了专门的扫盲机构,设置了中央扫盲工作委员会,下设农村扫盲工作司,并建立专管农村扫盲工作的统一机构。根据文盲班学员们居住地方的密集程度及学习程度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此外还根据学员们学习时间的不同,布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农忙少学,农闲多学”。这一时期的扫盲教育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其范围涉及全国各个地方,从农村到城市,具体到每个人。

——摘编自李秀玲、张兴琳《浅论20世纪50年代扫盲教育》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扫盲教育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扫盲教育运动的意义。
2024-05-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百师联盟新高考高三4月二轮复习联考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战争赔偿是国际政治中的焦点话题,战胜国希望以此达到削弱德国实力和弥补战争损耗的双重目的。联邦德国建立后自愿对纳粹暴政受害者进行持续性赔偿,其目的是“消除道德上的罪恶感”。赔偿对象经历了战胜国政府、以色列政府、纳粹受害者、大屠杀幸存者和被遗忘的受害者的多次转变。根据《雅尔塔协定》等规定,德国在占领时期以工业设备等实物形式支付赔偿。20世纪50年代《联邦赔偿法》发布之后,开始以德国马克、美元、欧元等货币支付赔偿。二战后的德国赔偿史,既是一段用物质补偿战胜国政府和受害者的经济史,又是一段重塑德国国际声誉和地位的政治史,还是一段推动德国民众集体反省战争罪责的社会史。

——摘编自孙文沛《二战后德国战争赔偿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战争赔偿政策的演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德国战争赔偿的影响。
2024-04-24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月,美国要求英国禁运战略物资至新中国;3月,美国宣布所谓《战略物资管制办法》,按照这个办法,被管制的物资共计有660余种,包括机器、交通工具、金属制品和化学原料等,这些物资如果要出口,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并具备出口许可证,同时美国还要求所有接受“马歇尔计划”供应的国家禁运战略物资至中国;4月,美国再次要求这些国家禁运战略物资,并威胁要对那些不执行禁运的国家削减贷款;6月,美国又颁布法令,规定煤油、橡胶、椰油、铜、钻石、铅、银等11种货品,不得输往中国内地和澳门地区。

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全面分析形势以后认为,中国国家大、东西通路很多,帝国主义不可能把我们完全封锁住,而且帝国主义各国之间有矛盾,各国商人要赚钱,对于利润丰厚的生意,即使我们不做,他们还要做。因此,突破封锁是完全可能的。为了打开销路,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指出,有些东西可以让外商代销一下,并且准备赔些钱。为什么要赔钱呢?因为出口货物的价格决定于国外市场,而不决定于国内的生产成本。

——摘编自董志凯《应对封锁禁运——新中国历史一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我国实施禁运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为打破美国禁运而采取的措施。
2024-04-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其第一条就是将旅大之租借权及南满、安奉两铁路之交还期延长至99年。华盛顿会议以后,我国各地收回旅大的呼声日益高涨。19227月,奉省议员温荣福等组织“国民外交后援会”,并于12月向省议会提出了“就收回旅大问题,通电各省,并向北京政府请愿”的议案。旅大人民采取各种斗争形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回到祖国怀抱;工人和学生冒着被日本警察逮捕的危险,走上街头,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揭露日寇阴谋,以启发群众觉悟,起来与侵略者斗争。在奉天、营口各地,爱国学生也掀起了收回旅大的斗争。东北的其他城市群众,也纷纷集会游行,要求收回旅大。收回旅大运动很快形成了全国性的爱国运动。全国许多省市成立了“收回旅大促进会”,并发表通电和决议,要求政府采取强硬外交,与日本交涉。1923228日,全国各地来京学生代表700多人集会游行,向总统府、国务院递交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旅大请愿书。326日以后,运动转为抵制日货,对日实行经济制裁。学生们到各大商店查封日货,号召人民不用日货,反日运动达到高潮。

——摘编自赵长碧、郭君《奉系军阀统治时期辽宁人民反日斗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收回旅大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收回旅大运动的历史意义。
2024-04-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武朝推行荐举,初衷是招揽“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弟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八类英才。在重开科举之前,“中外大小臣工皆得推举,下至仓、库、司、局诸杂流,亦令举文学才干之士”,形成了举国荐才的局面。朱元璋信赖荐辟,除他个人经历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朝廷对人才需求较大,但以制度性的科举考试选拔,却无法满足完善国家行政的紧迫性。况且,荐举的信息源经由各地官员上报至中央,使朝廷在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上具有主动性,能为新兴政权提供稳固的社会、政治基础。

材料二   随着国家机构逐步完善,朝廷内外已经注意到荐举制的负面影响,即“所举或乡里亲旧、僚属门下,素相私比者”,给国家制度运行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朝廷曾一度罢废了大臣举官之法,但仅靠科举,又无法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天下之才,自非一途所能尽”。正德初年,吏部侍郎王鏊上疏提议,在“科贡之外,略仿前代制科或博学宏词之类,以待非常之士……每六年一举,所取不过十余人”,借此网罗遗才。正是基于上述客观环境与时代共识,荐举虽然有不容忽视的弊端,但作为祖宗家法,仍一直与吏部铨选并存。

——以上均摘编自解扬《从行政整合到政治整合——明代荐举及地方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荐举制盛行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朝的荐举制。
2024-04-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