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0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侯德榜(1890—1974年)出生在世代务农的家庭。在校读书期间,在有先进思想老师的启发下,他明白了“国弱受欺负,国强民才强”的道理。1911年,他考入清华学堂,1913年,以最优异的成绩赴美留学。19216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留学期间,经李国钦推荐、陈调甫介绍,侯德榜认识了爱国民族实业家范旭东,共同的理想抱负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回国后,他与范旭东从制革改为制碱,并创办永利制碱厂。起初他们选用的是苏尔维法,此法原理简单,但工艺、设备、技术都比较复杂,难以掌握。面对洋人的轻蔑,永利人没有退缩,特别是侯德榜,总是身先士卒,下到灼热的石灰窑里,钻进油污淤泥的下水道中进行调查研究。他夜以继日,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仅用了8年时间,日产纯碱30吨、碳酸钠含量达99%的永利碱厂便坚强地屹立在渤海之边。1926年,“红三角”牌纯碱第一次以中国工业品身份获得“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的评语,荣膺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摘自侯盛铮《“工业救国、科技救国”的爱国情怀——怀念祖父侯德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侯德榜成功研制纯碱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侯德榜身上具有的优良品质,说明他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贡献。
2024-04-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全国高考冲刺押题(一)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晋惠公、晋怀公先后得到秦国的支持并执政,但他们施政无道,国内的矛盾引起社会各阶层强烈不满,在列国之间处于劣势。晋文公结束流亡生涯后,他开始实施新政,减免赋税,布施恩惠,舍弃禁令,分财给寡少的人,救济贫困,资助没有财产的人。减轻关税,修治道路,通商宽农,懋穑劝分。鼓励发展农业,提倡互相帮助,节省费用来使资财充足。在生产上,号召改进工具,施惠百姓,奖励垦殖;在贸易方面,降低税收,积极争取邻商入晋。这套较宽松的政策,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从而解放了一批生产者,发展了生产力。另外,他又在原来的“作爰田”“作州兵”的基础上,使部分公田变私田的基础上,又实行了“裂地分民”的政策,推动了土地向私有制的转化。晋文公的这一系列政策的结果是“政平民阜,财用不匮”,后终于在城濮“一战而霸”。

——摘编自李毅忠《说郭偃之法与晋文公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文公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文公改革的主要作用。
2024-04-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全国高考冲刺押题(一)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1897年发掘的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曼乃斯等墓中,美丽的油膏缸内的膏质仍有香气,似是树脂或香膏。

史料二   公元前370年的希腊著作中就记载了至今仍在使用的香料植物,还提出了“吸附”“浸提”等方法。

史料三   我国使用香料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传说时代。传说在黄帝神农时,就采集树皮、草根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辟秽,当时人们对植物挥发出来的香气也已重视,又对自然界花卉的芳香产生喜爱之感。

——摘编自汪秋安《中国古近代香料史初探》

材料二   16世纪葡萄牙年均进口的香料情况表(单位:担)

时间

胡椒

高级香料

共计

15031506

18825

2543

21368

15131519

29866

7627

37493

15261531

18102

2498

20600

15471548

30119

3831

33950

15711580

20768

6174

26942

15811590

19819

5887

25706

15911600

11018

3302

14320

在欧洲香料贸易史上,16世纪是“葡萄牙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对利凡特公司(一家殖民贸易公司)和长期垄断欧洲香料贸易的威尼斯造成重大冲击,使欧洲香料市场的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据杨鹏飞、李家莉主编《欧亚文明研究:历史与交流》整理

(1)根据材料一中三则史料对香料历史的探究,指出其史料类型,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牙香料贸易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17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从最初的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探索到1648年建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新秩序,这一过程虽然历时不长却绝非一蹴而就,16世纪末期,荷兰成立了海军部,为东印度的贸易保驾护航。在意识形态领域,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在此时提出旨在为荷兰的东印度贸易正名的海洋自由论,并对葡萄牙和西班牙基于基督教的霸权言论进行驳斥与批判。为了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荷兰进入17世纪开始逐步转型成为金融资本主义国家,试图以商业战争的方式击垮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论是格劳秀斯对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理论构架还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时荷兰的实践,稳定的国际局势和可控的国际秩序是荷兰海洋强国建设得以成功的关键。

——摘编自崔凤、陈默《突破教皇子午线:荷兰的海洋强国之路——社会变迁的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荷兰成为海洋强国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荷兰建设海洋强国措施的影响。
2024-04-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秦汉的全面体制之后,魏晋时期的邻长、里长、党长还具有“义兴讼息”的功能,乡官此时还具备理讼的职责;隋代也曾短暂地赋予乡正以署理辞讼之权;随后基层事务大多转化为里正负责,基层治理体制不断下延,秦汉以来什伍体制的延续,至北宋中后期与明清时期实行保甲制。另一方面,虽然基层治理体制向下延伸,加大对基层社会及其基本单位“家庭”的控制,但县以下原本有关听讼、解决纠纷的职责则不再明晰。原本里正的各类职责之中,只有“检察非违”在涉及词讼与纠纷解决,其余大多为行政性事务。但“检察民间善恶”之后,里正须“以告监官”,反映出里正并不是官职,有明显的差役的特征,丧失了原本乡官所具备的纠纷解决功能。宋代耆长仅负责刑事案件的调查取证;从元代开始的社长,以及明代的老人则是法律规定,拥有基层调解民事纠纷的权力。

——摘编自杨晔《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纠纷解决模式及其启示》

材料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我国基层治理发生了巨大变化。1908年,清朝颁布了《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人口满丑万以上者为镇,不满五万者为乡。自此开始,中国首次出现乡镇自治。到民国初期,乡镇自治、民主选举和公务员制度等西方现代治理观念与手段逐渐深入,国家权力在推进基层自治的过程中成功扩张、乡镇基层组织逐渐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而原本在帝国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地方乡绅与家族组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地方乡绅在清朝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大量向城市转移,以期在动荡的社会中获得政府的保护,所以乡绅阶层在农村慢慢消亡了。从20世纪初开始,家族组织受到多方面的冲击而陷入解体之中,现代国家的成长打破了家族组织的权威以及合法性基础,家族自身的血缘性和封闭性受到流动的社会威胁,丧失了其生存能力。

——摘编自毕鸿昌《中国古今农村基层治理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至明代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模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我国基层治理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基层治理对当今中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2024-04-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50年代以前,英国国内主要的商业组织是商人公会和规章公司。……但16世纪50年代以后,海外探险活动在英国兴起,这为英国商品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找到了新的市场,从而使大规模、远距离的贸易因极高的利润回报而兴盛起来。但是这种贸易所需的资金、资源更多,面临的风险更大,贸易周期也更长。譬如同俄罗斯的贸易刚开辟时,英国商船往返俄罗斯一次就需要一年的时间。这种新型贸易带来的种种问题,就需要一种新的贸易组织来有效地组织贸易。换句话说,只有当大规模、远距离,高风险的海外贸易出现时,股份公司才有可能顺势产生。

——据《世界经济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外商企业中的华商附股现象很多。据估计,19世纪70年代前后,有华商投资的外商企业超过60家。在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西方商业精神的熏陶下,买办商人了解和掌握了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催生了一批懂行的企业管理人才。……轮船招商局创办时,清政府财政乏力,资本无处可觅。李鸿章也承认:“若官自办,恐有法无人,不可持久。”于是,李鸿章只能建议朝廷采用传统的官办手工业招商承办的方法,即在官府控制下的商办制度模式。之后,开平矿务局、电报局、织布局、汉阳铁厂、通商银行等都沿袭了这种制度,官督商办成为清政府开办洋务民用企业的一种模式,而招商局则是首家。

——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编》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英国公司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轮船招商局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轮船招商局与早期英国股份公司的相同点。
2024-04-16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吴承仕(1884—1939),安徽歙县人,晚清状元,著名经学家和教育家。中华民国成立后,吴承仕出任司法部金事,但政治的黑暗令他非常失望。1927年,他毅然弃政从教,出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会主席,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九一八事变后,吴承仕积极支持进步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创办了《文史》《时代文化》等刊物,宣传抗日救国,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政。他对具有进步思想的学生重点培养,其中许多学生后来成为共产党的骨干。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吴承仕发表文章揭露反动派的丑行,在经济上对学生运动予以支持。1936年秋,吴承仕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自觉地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经学和历史。他在中国大学率先开设一批宣传唯物主义的新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1939年吴承仕逝世后,共产党在陕北两次为其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摘编自华强《从“末代状元”到中共地下党员——著名经学家吴承仕的传奇人生》

(1)根据材料,概括吴承仕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承仕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024-04-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姜女的故事原型产生于春秋时期,主要内容如下:

“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吊唁)之。(杞梁妻)辞曰:‘殖(即杞梁)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意即在郊外吊唁不合礼制)齐侯吊诸其室。”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袭莒”

材料二   西汉时期,孟姜女故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庄公袭莒,殖(即杞梁)战而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杞梁),曰:‘吾何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内无所依……外无所倚……吾岂能更二(即改嫁)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即投淄水而死)”。

——(西汉)刘向《列女传·贞顺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春秋时期比较,西汉时期孟姜女故事有了哪些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认识传说故事所蕴含的历史研究价值。
2024-04-08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广西贵州省高三下学期“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针对科举中及第进士地域性失衡的情况,司马光上书《贡院乞逐路取人状》,提出将省试的录取名额划分到各“路”中,各路按照“十人取一人,少于五则不取”的规则进行录取。同时在礼部会试中合并诗赋、策论两科目以录取人才。然而司马光的上书遭到参知政事欧阳修的强烈反对。

欧阳修指出,选才应该“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西北士子偏好经文义理,在明经科中更为拔萃,这也弥补了进士科中录取少的情况。逐路取人在录取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势必会黜落更多真才实学的南方士子,这是对“天下至公”理念的违背。

——摘编自贾树硕《从司马光与欧阳修的科举论争看北宋科举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司马光与欧阳修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司马光与欧阳修的论争。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唐末到阿保机建国前的20多年中,契丹连续对幽燕作战,把大批汉人俘掠到草原。在汉族官吏的建议和支持下,阿保机学习中原皇朝制度,即皇帝位。辽朝的封建化过程,包括传统的部落管理体制向地方郡县制的转化,其中头下州县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契丹的头下州县中,幽州俘虏占很大比例。这些州县最初尚保留原有地名,这可能是为了照顾汉人情感以保持社会稳定。这些州县的建立给草原带来了繁荣。在这些州县周围,幽燕俘民垦殖土地,播种五谷,也有的兼事放牧和从事手工业生产。他们带去了幽燕地区各种生产技术和不同的文化习俗,这里是契汉交流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场所。所以,契丹正式占领燕云地区之后,能够很快适应汉族地区的情况,在辽南京地区(今北京西南)比较顺利地建立起自己的统治。

——摘编自王玲《北京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耶律阿保机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耶律阿保机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