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十月革命纪念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一   1937年,为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周年,《解放》周刊刊载社论:“苏联的诞生和发展史,真的给了我们中国人很好的榜样。我们当然不会忘记的,当这个共和国初诞生的时候,它是怎样击退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怎样克服了国内经济落后的困难!”1938117日,《解放》周刊刊载文章:“世界上一切帝国主义者认为苏维埃制度只能存在三天,至多三个月。工农大众无以比拟的伟力与不屈不挠的坚决性,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列宁与斯大林克服重重困难,苏维埃共和国已度过它的二十一周年。”

——摘编自郭培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开展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进行政治动员的实践探析》

材料二   19491966年《人民日报》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统计(节选)

1949报道中苏两国工人开展生产竞赛的情况;发表文章,彰显十月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1952社论《感谢苏联,学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和“中苏友好月”》
1953社论《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
1954“有必要发展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加强世界和平”
1960在相关报道中反复强调“珍视中苏两国团结”
1966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规格和规模降至低谷。《人民日报》仅发表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一份贺电,礼貌性地表达庆贺,同时批判修正主义,提醒苏联“继承和发扬伟大十月革命的光荣革命传统”“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摘编自庞敏《从(人民日报)看1949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十月革命周年纪念的目的。
(2)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材料二反映的中苏关系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划分依据。
论述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引导干部群众就近就便开展实地考察、国情调研,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以下是“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第42线路——“红色贵州·雄关漫漫”: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会议旧址——遵义市红军山烈士陵园——遵义市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市桐梓县娄山关景区——遵义市乌江渡景区——习水县青杠坡战役遗址——习水县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市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赤水市赤水红军烈士陵园——遵义市苟坝会议旧址——毕节市金沙县钱壮飞烈士陵园——遵义市四渡赤水之南渡乌江渡口——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摘自国务院部门文件《“关于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公告”》

从上述贵州红色旅游景点中任选三个,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入选的理由。(要求:明确选择的景点,阐述理由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10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吴江农村四十年变化专题调查汇总

项目过去现在
变化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一年几个样,季季换新花样,家家像个小商场
变化二胸无大志,满足现状求知、求乐、求美、求富奔小康
变化三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走出国门,远离家门
变化四合养一头牛不如独养一只狗联合经营优势互补
变化五传统的家长制谁有能力谁当家
变化六河荡精养(上世纪80年代初)科学放养(2008年开始)
变化七三水干部(上世纪60年代被人们赞誉为“三水干部”,即早晨一身露水,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带头致富(“农村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好党支部的“一把手”。农民觉得能带头致富的便是“才”,能带领群众一起致富的便是“德”)
变化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相融,共享共存
变化九一熟稻一熟麦一直种到头发白七种八养九行档
变化十队为基础,三级所有土地分到户,家家是干部

——摘编自陈仲达《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吴江农民思想观念深刻转变》


从材料中提取关联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题词节选(19151949年)

时间对象题词
1915《明耻篇》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1931临时中央政府苏维埃是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19386纪念“七·一” “七·七”共产党员应与各党各派各界人民一道坚持抗战,为驱逐日寇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并在斗争中起模范作用,不达目的决不停止。
194311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落成实事求是
19484晋绥干部会议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497华北军政大学成立一周年为着消灭国民党残余力量,为着保卫人民共和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博会(见下表,部分)是向世界各国展示举办国及当时世界政治、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人类各种生活范畴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时间

地点

名称

主题

1851

英国伦敦

万国工业博览会

万国工业

1862

英国伦敦

英国1862年伦敦世界博览会

工业和艺术

1867

法国巴黎

法国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农业

1873

奥地利维也纳

奥地利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文化和教育

1876

美国费城

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

美国百年

1889

法国巴黎

巴黎世博会

法国大革命

1893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

哥伦布发现

1913

比利时根特

根特国际博览会

和平、工业和艺术

1933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万国博览会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36

瑞典斯德哥尔摩

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航空

1949

瑞典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环球体育博览会

世界体育与运动文化

1962

美国西雅图

西雅图世界博览会

太空时代的人类

1970

日本大阪

日本万国博览会

人类的进步与和平

1982

美国诺克斯维尔

诺克斯维尔世界能源博览会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93

韩国大田

大田世界博览会

挑战新的发现

2010

中国上海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21

阿联酋迪拜

阿联酋2020年迪拜世界博览会

沟通思想,创造未来

——摘编自百度·百科《世界博览会》


根据材料,就世界博览会的历史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6-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性考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面关于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历史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   18865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终于获得了胜利。1889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192051日,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五一运动史”的纪念文章,他写道“只要他们认今年的‘五一’纪念日作一个觉醒的日期。”

193351日,中央苏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开展了阅兵与文艺演出活动。

1948430日,中共中央为纪念“五一”,发表了“五一口号”,共23条。比如第四条   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1951年开始,整个20世纪50年代的“五一”节都贯穿群众游行活动。195751日,五十万人游行主题是“庆祝五一,迎接整风,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和勤俭建国方针。”

1999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

2013428日,“五一口号”提出65周年前夕,时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多党合作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希望各民主党派全面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请你根据上述关于五一纪念史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五一劳动节的精神内涵的演变”为主题,选择某一年份或就五一节纪念史整体内涵展开述评。(要求:自拟题目,态度鲜明,行文通畅)。
2023-06-0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其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禁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为主题。


从以上8块浮雕中任选2个或以上浮雕,以“英雄”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战口号

材料   1935年,在“八一宣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的口号。

19385月,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口号,这是《论持久战》中的著名观点。

19392月,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19399月,面对国民党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毛泽东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

19457月,太行各界举行纪念“七一、七七”庆祝大会,群众高呼“拥护毛主席,成立联合政府,支援前线”口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口号,自拟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2-17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