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借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品,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的生产力,较佳的保健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以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史料二   欧洲人借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产找市场,欧洲国邦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成长和民族的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

——以上均摘编自《殷海光文集》


【探究】分别概括史料一、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立场,并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有关史实进行论证。
2024-02-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推翻封建制度,实现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振奋欧洲的思想。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虽然对法国爆发的革命欢呼雀跃,但是却无力效法而付诸实践。拿破仑战争则帮助了他们,弥补了他们的先天不足,使他们在众多的国度里成为执政者。同时,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在攻无不克的军队和大炮的陪伴下,对欧洲的影响更为深刻。

——摘编自刘书林《拿破仑战争在欧洲的进步作用》


【探究】
提炼材料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
2024-02-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文化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汲取营养,先后融合了多种外来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强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2-2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北京四合院(如图)的住宅形式同院中的人际关系一样,是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的缩影。就拿房屋分配来说,正房永远是长辈的起居室,仆人永远住在最小的最不起眼的房间。家中晚辈的起居室也是根据昭穆次序排列。


——摘编自郑凯曰《四合院中的审美文化精神研究——以北京、陕西、山西为例》

史料二   古希腊建筑中,神庙(如图)是最为典型的建筑形式。它是最为突出的地方,又是城邦公共活动的中心,公民集会、讨论国家大事都在这里。该建筑各部分的比例与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根本依据……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


——摘编自王颖轶《浅论古希腊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建筑艺术》


【探究】
提取史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社会的角度进行中西比较。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024-02-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中曾记载,从1516世纪,就整个新大陆来说,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霍乱在1830年出现于俄罗斯,很快横扫了欧洲,接着出现在魁北克、蒙特利尔和纽约,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传染病。为防止全球性的瘟疫蔓延,医学界展开科研探索,18世纪末,英国医学家爱德华·詹纳开始推荐牛痘接种法,到19世纪早期超过10万英国人实施了接种。牛痘接种法后来传入中国。20世纪后,伴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增强,对传染病进行控制等国际卫生问题日益突出。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局建立;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告成立。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2-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达标检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古以来,人类只能依赖于自然条件进行食品贮藏保鲜,直至19世纪罐头的现推动了贮藏保鲜方法的重大变革。

大事年表

1795年,法国政府悬赏征集军粮长期保存、防止腐烂变质的方法。

1809年,法国人阿佩尔采用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的加热密封法,为拿破仑军队发明了玻璃瓶装罐头。

1810年,英国人杜兰德发明锡铁罐头,罐头很快成为英国海军标准口粮。

1830年,美国辛辛那提建立了最早的肉类罐头工厂。

19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商店开始向民众提供鱼罐头和肉罐头。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展出了大量罐头产品,包括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罐装火腿等世界各地食品。

19世纪50年代,铁路大量建成和冰采集技术的发展,延长了罐头食品的保质期,保障其从资源丰沛的产地调运到城市。

——《罐头曾经的快生活方式》


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对19世纪罐头食品的兴起和发展撰写一份说明。(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
2024-02-05更新 | 63次组卷 | 9卷引用:(选必二)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课后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

时间地区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备注
14世纪欧洲食物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多次肆虐,欧洲人口迅速减少
16世纪欧洲、亚洲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大传播
19世纪欧美地区出现罐装食品、防腐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大发展1860年,英国政府制定了第一部《食品安全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地区出现巧克力棒、人造奶油、高汤等美味食品1906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联邦食品法
二战后世界范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出现快餐食品,非洲出现粮食危机,西欧出现食物生产过剩1974年,联合国通过了《消灭饥饿和营养不良世界宣言》《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欧盟于2002年出台了《食品通用法》
上表内容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在表中能够反映出有关人类食物的多种变化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学素养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条理清晰)
2024-01-24更新 | 71次组卷 | 26卷引用:人教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2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

182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英镑成为英国标准货币单位,每英镑含 7.322 38克纯金,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金本位制。

20世纪

1931年,德国和英国相继取消了金本位制;1933年,美国也取消了金本位制。接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废除全本位制,由此,黄金造出了国际货币流通领域。1944 年,依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地位,各国货币可以通过美(元间接兑换黄金,黄金仍然发挥着最终国际货币的职能。)

19718月,美国政府宣布暂时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决定推动黄金非货币化。从此黄金失去了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摘编自李翀《论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与前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世界史发展脉络划分“黄金货币地位演变”的发展阶段,并予以说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左图和右图对应的朝代。比较左图和右图,提取一条关于边疆治理的信息,并加以说明。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日常饮料的由来


啤酒
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第一批农业社会用驯化的谷物直接制造的产品。很长时间内,它一直是城市社群中最受欢迎的饮料,因为水的质量并不太可靠。20世纪真正成了一种世界性饮料。

红酒
是地中海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象征,曾长期是西方精英所偏爱的饮料。红酒后来成为世界贸易的一部分,并突出体现于非西方世界精英“西化”上。

蒸馏是阿拉伯人的发明。许多种烈酒在欧洲扩张时期得到传播,特别是用甘蔗酿造朗姆酒。

咖啡
由阿拉伯人引入欧洲,这种异域饮料首先经由咖啡屋在精英中得到普及。19世纪时取代啤酒成为最流行的饮料。咖啡与茶、巧克力一道,推动了对另一种“异域”产品——糖的需求。
由英国人和荷兰人从东方进口,在18世纪变得十分流行。
可可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和17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世纪时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
可口可
跟许多流行饮料一样,可口可乐最初是一种药用饮料。可口可乐是美国的“国民饮料”,象征着20世纪的美国化、商业化和全球化。

——摘编自【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沈贤元译

从上述表格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信息,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