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会“热词”反映时代大势,也折射社情民意。下表是近五年两会高频“热词”的汇总

时间热词
2018反腐败斗争 社会保障 脱贫攻坚 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
2019经济体制   依法治国   脱贫攻坚 环境保护   社会治理
2020经济运行   全面小康   公共卫生   农业   对外关系
2021远景目标   民生刚需   乡村振兴 绿水青山   科技创新
2022依法治国   从严治党   社会保障 社会治理   国家安全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清民律草案》

1911年基本完成

清政府

草案

《民律草案》

1926年完成

北洋政府

草案

《中华民国民法》

1930

南京国民政府

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试拟稿)》

1954—1957

1962—1964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未经法定程序成为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4年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111日废止

《民法总则》

2017年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0年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111日施行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论题观点正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3-11-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合作还是对抗?对话还是冲突?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中美两国都作出了选择:

美国的选择(部分)

中国的选择(部分)

1999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先后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017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2017年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美国退出联合国《全球移民协议》;
2018年美国退出联合国安理会核可的《关于伊朗核计划的全面协议》;
2018年美国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强制解决争端之任择议定书》;
2018年美国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2019年美国退出《中导条约》;
2020年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1997年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建立;
2000年建立中非合作论坛;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建立;
2003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中国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
2016年主办G20杭州峰会;
2017年主办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8年主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19年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2020年发起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
用据材料整体或局部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商品、服务、资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更具有整体性的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然而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当日,墨西哥就爆发了历时十多年的底层抗争运动,“打响了反全球化运动的第一枪”。随即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2019年美国边境修墙、控制移民,2020年英国成功脱欧,反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全球化进入了倒车模式”。但也要清楚知道,反全球化并非全球化的对立面,而是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大多数“反全球化”势力并非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其中不合理、不公正的部分。正如学者庞中英所言,“反全球化是让全球化的脚步走向更加公平、公正、自由的方向。”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成理。)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疫情警报拉响,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如其来。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并再次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举措。从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停运,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封城之后,钟南山接受采访,忽然就哽咽了,眼中含泪:“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到2020年4月8日零时起,武汉“解封”。这个曾因疫情重灾区而举世瞩目的城市终于打开城门,这浓缩了一个国家的战疫轨迹,标志着中国战疫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阅读上面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论述为什么说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要求:必须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至少回答三个以上史实。)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021年3月16日,第6期《求是》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某一角度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3-12-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材料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这些思想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发言,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11-2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闽侯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学考方向)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地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民族交融”或“统一多民族国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2023-12-2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变与不变”

材料一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作了明确规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区域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1979年,实施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计划,建设民族地区的科技队伍,推进了各民族的经济发展。

1984年,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实现了法律制度和政治纲领的融合统一,为各民族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

2000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广大西部少数民族迎来了发展机遇。

2020年年底,在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基础上,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发展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使各民族精神相依、人心齐聚,以强大的凝聚力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夯实基础。

——摘编自林清新《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他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各地各界的大力支援帮助下,我国实施民族自治地方的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5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3个多民族省份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编自央广网《每日一习话》


据材料,结合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演进与成就,以“变与不变”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1-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