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7

24岁的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

1903

18岁的青年革命家邹容撰写的《革命军》出版。

1919

30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7

34岁的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50

26岁的留美科学家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师友挽留,毅然回国。

1954

27岁的鞍钢劳动模范王崇伦倡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1978

29岁的严宏昌带领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立下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契约。

——摘编整理自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围绕“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材料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带头向西方学习、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相继登上政治舞台,进行政治近代化的尝试;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激进派又祭出“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以求救亡图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局部自拟一个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