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如表为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主要渠道的部分研究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渠道一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等人在日本留学期间逐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中国知识分子主要通过译介日本期刊上有关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从而在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周恩来、蔡和森、陈延年等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在留学欧洲时,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们向国内志同道合者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渠道二十月革命的炮声把马克思主义送到了中国,19211月瞿秋白赴苏俄学习,学习期间他不但读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还直接接触到了列宁的思想,也是早期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先后派出了大批干部赴苏联学习,而且越往后,马克思主义通过这条传播途径所起的作用越大。1930年以后,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就被大量地翻译成中文,传播到国内来了。

——摘编自俞樟华、俞扬、陈含英《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主要特点概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的变化做合理的解释。
2023-04-21更新 | 47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春秋战国对于旧的传统来说,无疑是一次彻底而无情的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当时的士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根据他们的主要倾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即逆时之士、隐逸之士与顺时之士。

逆时之士这是一群不合时宜的人,圈守着自己的理想,不肯与世浮沉,但他们所坚守的道最终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湮灭。
隐逸之士隐逸之士是超然的,他们既不像孔子那样卫道,也不像屈原那样哀叹,更不像进取之士那样为功名利禄而绞尽脑汁。他们对于现实是不满的,但能够坦然处之,保持自己的本性不失,与山水风云为伍,与天地相往来。隐士有两种,一种躬耕于田园,一种神游于天地。
顺时之士春秋战国的真正主角是一批顺应历史潮流的人物,他们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加重要,直到最后左右君主决策,决定国家存亡。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三种士中任选其一,举一人物并加以说明。

3 . 材料   盐铁之议,又称盐铁会议,是汉昭帝时,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特别是盐铁专卖政策,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辩论。

观点1:霍光召集的贤良文学,即“贤良方正”,共六十余人,全盘否定官营政策,指责盐铁官营、均输、酒榷等“与民争利”,并导致民风败坏,把盐铁等官营视为民所疾苦的根源。盐铁官营之后,只注重产量,质量差,价格高;存在强买强卖和强迫农民服役等问题。均输法推行后,采取欺诈手段,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给农民造成了更大的负担和痛苦。平准法的施行,导致物价上涨,出现营私舞弊、官商勾结甚至囤积居奇的现象。

观点2:御史大夫桑弘羊,承认盐铁等官营事业,由于一些地方官不按国家规定的办法行事,造成了一些流弊。但他批驳了贤良文学们全盘加以否定的看法。他认为兴盐铁、榷、置均输平准,扩大了财源,是抗击匈奴、消除边患的经费来源,而且,这些政策便于堵塞豪强大族的兼并之路,且可济民救灾,有益于农民。


根据材料,“盐铁之议”中的有关盐铁等官营事业的争论,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并作合理解释。
2022-02-11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共关系彻底破裂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就走上了苏维埃革命的道路。在中国推行的俄国苏维埃革命模式,很快就遇到了中国政治、经济以及革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次次武装暴动的失败,清楚地证明了在中国不可能像俄国那样一下子掀起全国革命的形势。实行农村武装割据不可避免地成为共产党人的唯一选择。然而,无论是中共中央还是当时负有指导中国革命责任的莫斯科,都没有及时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这一重要特色。直到1930年秋天之后,中共中央的工作重心才开始逐渐地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工农武装割据”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说到霍布斯鲍姆,一定会马上联想到《年代四部曲》这部享誉世界的杰作。作为一位严肃的英国左派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书中选择严谨的史家立场,为我们描绘出欧洲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第一部《革命的年代∶17891848》∶19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于革命的硝烟中诞生。第二部《资本的年代∶18481875》;资本的年代是一出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火车、汽船等新科技将场景从欧洲拉至世界,衣着朴素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

1875年,一场空前漫长的大萧条,悄悄滑入帝国的年代。第三部《帝国的年代∶18751914》;帝国的年代是一则写满矛盾的扩张和死亡故事,无与伦比的和平造就出无与伦比的战争。1914年,一场早已预见却无力阻止的世界大战,带来了极端的年代。第四部《极端的年代∶1914-1991》;20世纪,为人类带来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同时也摧毁了我们所有的理想。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


解读材料,任选一阶段自拟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1-0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5年纪事政治

【日俄战争】310日,俄军大败。95日,日俄在美签订《朴茨茅斯条约》,俄把在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转给日本。中国震惊于日本何以战胜俄国,沉寂已久的变法之声再次响起。

【新政】72日,袁世凯奏请实行立宪变法。地方实力派周馥、张之洞、岑春煊也上书请求立宪。924日,慈禧派五大臣赴东西洋各国考察,122日成行。108日,清政府设立巡警部,中国近代警察制度诞生。

【同盟会】18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1117《民报》创刊。

【抵制美货】为抗议美国迫害华工,各大城市掀起反美运动,美对华出口遭巨大打击。经济

【银行】户部银行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国有银行,民营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创立。旧式金融机构钱庄、票号陷入困境。

教育文化

【废科举】92日,清政府"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同时下谕在全国兴办女学。全国兴办新式学堂8000所。12月清政府设立学部,作为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教育行政从礼部独立出来。

【学位】严锦榕、王宠惠在美国获法律学博士。

【博物馆】12月,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博物馆。

【电影】北京琉璃厂丰泰照相馆诞生了中国人自己拍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现代报纸之雏形】2月,《申报》改革。"记者"一词首次出现;"页"改"版"。

【留声机】留声机进入中国。时咏"小院静无人,但闻歌声缓。歌声何处来,天机自流转"。

社会生活

【废除酷刑】4月,清廷宣布废除凌迟、戮尸酷刑。

【流行】《天演论》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摘编自刘磊、方玉萍《百年中国纪事》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1905,近代百年的关键"确定一个视角,进行论述。(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1-02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
7 . 20世纪初期曾一度出现了“黄帝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黄帝热”始兴于1903年的东京。具体来说,“黄帝热”的兴起表现在如下各方面:采用黄帝纪年的刊物的出现;黄帝肖像画的制作及流传;有关黄帝事迹论说的出版等。首揭黄帝纪年刊物的是留日江苏同乡会于东京发行的《江苏》月刊杂志。创刊于1903年4月的《江苏》,未经任何解释,从第3期(同年6月)起,就将其底页发行日期,从此前的“光绪二十九年”变更为“黄帝纪年四千三百九十四年”。第3期的卷头,同时还登出了黄帝的写实画像。印有黄帝像页的背面,更附有赞辞:“帝作五兵,挥斥百姓,时维我祖,我膺是服,亿兆子孙,皇祖贰兹,我疆我里,誓死复之。”这幅相貌堂堂的黄帝像,似乎远比其他黄帝像更受当时中国人的青睐,不仅迅速为《黄帝魂》(1904年1月)、《国粹学报》(第3期,1905年4月)等所复制及转载,更被原样袭用于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创刊号(1905年11月)。

《江苏》中的黄帝画像

——据[日]石川祯浩《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


提取材料信息,对“黄帝热”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1-02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晚清时期,中国人的领海主权观念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简介
1804加罗林号案发生后,美国商人向广东当局提交了抗议书,传达了领海管辖的概念,指出中国应在领海行使管辖权。可惜,这份抗议书根本没有送到中国地方大员手中,对中国近代领海观念的产生也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1863年前后《万国公法》首次向中国介绍了领水理论。这一理论在随后的普丹大沽口事件中得到了运用。当大沽口事件发生后,中方向德使提出抗议,指责其兵船在“中国洋面”扣留丹麦商船侵夺了中国权利。正是借助《万国公法》介绍的领海主权理论进行辩驳,总理衙门才感到理直气壮,迫使德方认错。
1868中美《续增条约》第一条   就详细规定了水面管辖权问题,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开始具备利用国际法知识来维护领水权力的朦胧意识。
1874年一1875荷兰公使提出由该国出面在中国设立救生船队。李鸿章明确提出船只必须由中方管辖,其理由是沿海离岸十里均归本国管辖。日舰到朝鲜沿海擅自测量其海道而被朝鲜炮台轰击,日本公使森有礼向中国提出抗议,李鸿章予以驳斥,认为兵船测量他国海岸违反了《万国公法》。这表明,李鸿章初步掌握了领海理论。
20世纪初期.在日俄战争中的领水中立权交涉、澳门水界交涉、中日二辰丸案交涉以及东沙岛交涉等事件中,都或多或少地能够看出清政府的领水主权观念已经大大超过了19世纪中后期的水平,运用领水理论来捍卫国家主权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

——摘编自刘利民《国际法的传播与晚清领海主权观念的嬗变》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晚清国人海权观念变化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文物会"说话",文物是历史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一∶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的绝笔信——"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19501128日,志愿军发起了长津湖战役,宋阿毛所在的59177团六连奉命固守死鹰岭高地,配合第27军阻击南逃之敌。在这次战役中,1776连和1802连,都成建制地冻死在阵地上。长津湖战役,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正是因为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像这名战士一样的人,我们才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

文物二∶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的全国粮票——粮票是特定的历史文物,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为解决粮食问题,1953年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掌握在国家手中,1955年国务院制定《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之后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买粮必须出具粮票。1978年以后,粮食产量连上台阶,粮票逐渐失去作用;1993年以后,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


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进行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意义等。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任选一件文物为其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1-01更新 | 46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12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传统工艺是历史上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手工艺。传承与研究传统工艺,对承续国家文化命脉、保持民族精神特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成就至为辉煌。所有肇自人工的传世、出土的文物,以及古建筑、古代工程,都是传统工艺的产物。这些传统工艺和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环境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但从先秦到清末,3000年间比较系统地记述工艺的只有春秋后期《考工记》和明朝末期的《天工开物》这两部书,其余则散见于正史、裨史、笔记、小说,且多半很简略,有的只是片言只语。中国古代重道轻器,视手工艺为“末技”,有些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的工艺,如铸铁柔化术却从未见有著录。

2004年中国政府签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后,传统工艺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达1350余项,占非遗总量的1/4,且因其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分外受到重视。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工作重心也由保护向振兴转变。2016年被认为是《考工记》《天工开物》在当代的补编、续编之尝试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历时二十载、成集出版,《全集》涵盖传统工艺的全部14大类,记述了近600种工艺,是300多位专家、学者、匠人在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上,对传统工艺进行细致的实地考察、经科学分析检测和鉴别论证,精心编撰而成的。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对工艺制品将有更多、更高的需求,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工艺,将越来越被重视和善待。

——摘编自《与手艺同行:华觉明论传统工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12-2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