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中有关服饰的信息拟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分析须史论结合)
2022-02-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关于欧洲思想的三种观点:

观点1:它的思想在任何时期都带有批判精神。康德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要把一切事物、一切问题都摆在理性的天平上加以批判。”

观点2:在欧洲的内部,思想之间交流、辐射,是从古到今分不开的;欧洲的思想通过商业、传教、殖民、征服,逐步传到欧洲以外的别的地方去。

观点3:对欧洲任何世纪而言,任何一种思想,一个特定的国家,一个特定的民族,特定的思想家,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有一个一贯的东西,它既是断代的又是连贯的。


请你任选一观点,运用世界史相关知识加以解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外近代以来部分著作、文献统计表
作者(制定者)国家(地区)作品名称完成时间关键信息
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1506妇女、微笑、佛罗伦萨
马丁﹒路德德意志《九十五条论纲》1517信仰得救、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哈维英国《论心脏与血液的运动》1628心脏、血管、血液循环
伽利略意大利《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32支持日心说
孟德斯鸠法国《论法的精神》1748三权分立
卢梭法国《社会契约论》1762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北美大陆会议美国《独立宣言》1776人人生而平等
制宪议会法国《人权宣言》1789人权、自由、平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鲁迅中国《狂人日记》1918封建礼教、“吃人”

从上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1-12-2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表格中某一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对选取的这一关系做简要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12-12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22届高三10月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京东水门内商业街道及网点分布图

:1正店是指曲酒专卖权的酒店,拥有造酒作坊。专门接待京城中上层社会人士的饮食业场所。2圆形为商业网点。

——《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特征研究一一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图中提取一条符合宋代城市发展的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信息明确,观点合理,逻辑严密。)
2021-12-1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①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提高有巨大作用;②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③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④结合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欧卷》、闻一《俄罗斯通史》等改编


对材料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四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您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观点,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你你倾向这个观点的理由。
2021-08-02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02-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展示了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国内形势。请围绕图片信息主题选取其中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明确,书写美观。)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并不是人类自我认识的终结,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人类自我认识的新的开始。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展开,人类在摆脱旧世界的束缚和开创新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着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给人类自身提出新的问题。人类在接受新挑战的同时,必将把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到更新更高的水平。当代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不是意大利式的文艺复兴,而是,重新建立起对于道德、宗教、习俗、共同体生活的尊重,建立起平衡欲望与规则的道德秩序、平衡个人与社团的社会秩序以及新型的国际秩序。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文精神的反思”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单词是社会意识的元素之一,单词的语义变化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变化。modern一词原本是指人的穿戴打扮时尚,而1516世纪modern被赋予了社会时尚的含义,指新社会的一种现象,以作为区别于中世纪的一个“崭新时代”。

(编者注:modern作为形容词可以翻译为近代的、现代的、时髦的、摩登的等)


根据材料,围绕“时代与modern语义变化”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学者郑师渠主编的《中国文化通史(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版)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分期及各时期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汇总。

时期特征
先秦中国文化的孕育和奠基时期:由迷信天命到敬德保民、注重礼乐、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民族认同等
秦汉
魏晋隋唐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儒释道三家并立、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南北文化地域特征明显等
宋元
明清前期中国文化盛极而衰的迟暮时期:专制的强化致使思想僵化、西洋科技逐渐传入、文化集大成与僵滞并存等
近代

——据郑师渠等《中国文化通史》


阅读上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与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并说明理由。(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