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11月,俾斯麦与南德4邦(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达姆施塔特)政府之间缔结了联合条约,南德4邦正式与北德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材料二       《凡尔赛条约》关于重划德国疆界的内容是;西部:莫列斯纳、欧本和马尔梅迪划归比利时。阿尔萨斯-洛林重归法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将西里西亚南部的古尔琴地区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波兰从德国得到西普鲁士和波兹南的绝大部分,使波兰获得海岸线。北部:在德国与丹麦之间的石勒苏益格地区实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疆界的这种划定,使德国在欧陆丧失了13.5%的领土。

材料三       1949年,在美英法三国控制的德国西占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首都为波恩。半个月后,苏联占领区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首都在东柏林。

材料四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德国和柏林完成了统一。

——摘编自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现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时期分别说明近现代德国疆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7-09更新 | 6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60年工业产量排名1234
1890年工业产量排名2431
1910年工业产量排名342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245

1926和1931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税表(单位%)

   

——摘编自(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

材料二 世界大战发生的结构性矛盾正在孕育:现代大工业的扩张性和整体性使世界形成对建立公平、合理、开放、有序的国际经济、政治与安全秩序的客观要求与帝国主义的强取豪夺、殖民地瓜分以及国际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

——摘编自《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反思》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整体性世界的形成与国际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这一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3-07-06更新 | 168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元视角下的德意志统一

材料一   1850年到187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一倍多。1843-1861年,机器织布机由5018台增加到15258台。1850年德国铁路长度为5822公里,到1870年增加到21471公里。正如恩格斯指出:1848年革命后的德意志在二十年中带来的成果比以前整整一个世纪还要多。

材料二   普鲁士学派代表人物特赖齐克曾感慨:“我们还缺少一样东西——国家。我们是唯一没有共同法律的民族,我们不能派遣代表参加列强会议。在外国港口,也没有礼炮向德意志的旗帜致敬。我们的船只在海上航行,没有国旗,像海盗船一样。”

材料三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造成功新内燃机,其以汽油作为燃料。

1885年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汽车。

1897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制成一种更为实用的内燃机——柴油机。

1897年到1907年,合成氨的产量从84000吨剧增到287000吨。

1913年世界电气产品贸易,一半掌握在德国,德国电气行业规模欧洲最大。

——据陈美玲《德意志第二帝国崛起初探》等

上述材料各是从什么视角论述德意志统一这一主题的。另外补充一个视角并作简要说明。
2023-05-05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欧洲在19世纪后期的大扩张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因为就其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相形之下,传统的帝国主义包含剥削,但不包含根本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新帝国主义迫使被征服国家发生彻底改变。这与其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政策,不如说是西欧生气勃勃的工业主义对非洲和亚洲静止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政权的不可避免的影响。换句话说,欧洲的工业资本主义太复杂、太富于扩张性,不能说它与殖民地是一种简单的贡物关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部分或者整体),并运用世界史知识对观点加以说明。(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3-04-03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1870—1913年英法德美工业增长倍数

       
图二:1914年欧洲列强占有殖民地数量对比


图一、图二反映了 一战之前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3-22更新 | 51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极端民族主义甚嚣尘上,民族利益至上的观念占据着主导,一战前的欧洲处于全民性的“战争兴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兴奋”

材料一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奥匈帝国治下的巴尔干地区民族主义愈发高涨。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之后,在他的哥哥住处搜出“整整一个图书馆那么多的贝尔格莱德出版的关于种族主义的书籍”。在整个战前,在整个中东欧地区,泛日耳曼主义、泛匈牙利主义、泛突厥主义等广泛流行。在意大利,很多政治家甚至也声称,要把意大利文明传播到全世界。1895年,约瑟夫·张伯伦宣称,“我对这个民族———盎格鲁一萨克逊民族,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统治民族——信心十足。这个民族自豪、坚韧、自信、果决,任何时候都不会因环境或变化而退化,必将成为未来世界和普世文明的主宰力量。”一战前,德国陆军元帅毛奇曾说:“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在法国,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一直处于对德国的民族复仇之中。1912年一次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文科学生说要在战争中找到一种有关能量与力量的美学典范,在他们看来,战争提供了完善人类德行、提升能量统治、牺牲自己超越个体价值的契机。50%的巴黎高师的学生(1905-1918届)死于战争。

——李宏图《“文明经受考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起源》

材料二1914年8月,德国鼓动民族仇恨的宣传随处可见,各类雷人的明信片很快铺满街头,“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民众踊跃报名参军、应征入伍。

——徐健《“乌拉爱国主义”:一战前德国社会心态的若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极端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1-14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意志是一个变化频繁的国家。翻开德国史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变幻莫测的景象∶边界在变。国旗在变。首都在变,头衔在变,语言在变,就连国名也,变个不停。同一部德国史,对这个国家的形象的描绘,前面篇章与后面篇章迥然相异。它时而如温驯的绵羊任人宰割,时而如咆哮的雄狮显威于世界,真是反复无常,迷离混沌。……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开掘,德意志终于从这"混乱的通道"里走了出来,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中欧强国。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整体或部分),提出看法,并加以说明。
2021-04-25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年-1890年),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71-1890),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360百科

材料二   在德国的容克资产阶级中,俾斯麦一向是受崇拜的:俾斯麦确保了容克阶级的利益;俾斯麦统一了德国;俾斯麦使德国进入资本主义大国之列,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带来了“发财致富”的黄金时代。但是,希特勒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溃败而带来的国家崩溃和民族生存危机,引起了一部分史学家对俾斯麦形象的怀疑和破灭,出现了一种对先前结论的尖锐挑战:难道不是俾斯麦“粗暴地”打断了十九世纪中叶德意志民族国家沿着“自由主义”和“民主进步”的道路发展吗?难道不是俾斯麦的强权国家政治在后来历史中的“病态膨胀”而给德意志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和危机吗?

——《对俾斯麦问题的争论》


(1)结合材料及所学,试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简评俾斯麦对德国的历史贡献。
(2)对材料中的“俾斯麦的强权国家政治”给后来的“德意志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和危机”的观点,你怎么看?
2019-12-25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50年左右,普鲁士的绝对君主依据启蒙的理性原则,废除了地方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中央集权制的现代行政制度体系,奠定了普鲁士“警察国家”的政权基础:在拿破仑战争导致国家危亡的紧急状态下,由普鲁士自由派官僚推动了一场政治改革,时君主绝对主义体制下的行政制度进行重组,以“行政自由”代替“党政自由”,形成了普鲁士现代行政的独特观念,并时后世的制度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1850年左右,在欧洲范围内党政民主运动的推动下,在“普鲁士式”君主立宪制的框架内,确立了对君主而非对议会负责的政府权力运作模式。

——摘编自徐健《通向行政现代化的普鲁士模式》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