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外国白银输入中国统计表
1570—1579年5万两
1580—1589年89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1610—1619年103.7万两
A.农产品商品化冲击了自然经济B.中国传统手工业仍然具有活力
C.朝贡贸易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D.白银大量流入影响了国内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中国古代粮食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数据统计,据此可以推知
秦汉隋唐宋辽金元明代清前期
粮食总量417.6亿斤626.4亿斤825.4亿斤1392亿斤2088亿斤
人均占有量985.75斤988.7斤1457.87斤1192.94斤780斤

A.农业经济没有发生本质变化B.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摇摆不定
C.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D.明清时期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0-10-01更新 | 1522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2021届高三9月百校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对其解读正确的包括
时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
金额8026万元33955万元69627万元11969万元26209万元4791万元
占列强对华投资总额比重82.5﹪28.1﹪44.2﹪37.3﹪75.5﹪68.1%

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三国在华势力的消长
②甲午战后,列强对华投资迅速增长
③两次国共内战时期,列强对华投资总额有所缩减
④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问题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08-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2019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统计。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这次经济危机
A.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
B.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
C.对法国的破坏性最小
D.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019-02-28更新 | 138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五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统计,1840年中国GDP 居世界第一,却被一支只有 4000 人的英军打败;1890年,中国 GDP 约为当时日本的五倍,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北;1900 年中国 GDP仍居世界第三,却被八国联军攻陷。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中国近代战败的原因是
A.中国当时政治结构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C.中国当时经济结构落后
D.军事落后以及盲目自大
7 . 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对其解读正确是: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华势力的消长
B.列强对华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
C.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问题
D.美国对华投资始终占重要地位
2018-05-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B.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C.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D.农民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
2017-07-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市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
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
C.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10 . 联邦德国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变化(1993年为重新统一前的联邦德国各州数据)。促进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60年5.5%53.5%40.9%
1975年2.9%47.7%49.4%
1980年2.2%44.8%53%
1933年1.1%36.4%62.5%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B.福利国家制度的实施
C.新科技革命的推动D.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