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的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2018-01-09更新 | 21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牟平一中高一上期周练历史试卷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这一论述是指遵义会议
A.开始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D.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
2020-09-10更新 | 17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届山西怀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1920 年 5 月 1 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城市的工人、群众纷纷举行了集会游行,《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新青年》等杂志纷纷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李大钊、陈独秀的《五一运动史》《劳动者底觉悟》等文章,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这种现象表明
A.中国工人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B.推进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
C.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D.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纪念巴黎公社55周年活动中,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认为只有国内阶级战争才能解放人,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力量,来求人类真正的平等自由。

——《毛泽东文集》


(1)依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的政治意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中的体现

材料二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斯塔夫里艾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革命策略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98年,在法国巴黎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上,前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拉扎尔夫人动情地说道:“《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碳,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 对拉扎尔夫人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B.马克思主义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价值
C.《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D.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6 .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节日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体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总结和延伸。

节名时间说明(起源、习俗、影响)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庆祝春节的习俗活动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析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情人节公历2月14日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原流行于欧美,现在中国也广泛流行。
清明节公历4月4至4月6日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后来与寒食风俗相融合,形成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清明祭祖,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万圣节公历10月31日是基督徒崇敬和纪念所有基督教圣徒的节日,在1840年左右传入美国之后,节日逐渐演变成人鬼同乐的“狂欢节”。
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从最初的宗教节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的节日。

以上是中国与西方国家重要节日一览表,请你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信息提取充分,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8-05-1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一)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魏源为代表的敏锐的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一系列奇耻大辱的刺激下,从“天朝大国”、“夏夷之辨”心态中觉醒,并且眼光开始越出“天朝”的围墙,用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观念来关注围墙外的世界。他们一面批判为“天朝”依旧作论证的宋学和对国计民生无用的汉学,一面揭起了新学风的旗帜,他们用新奇的目光审视外域世界,写成了一部部介绍外域史地、风土人情的著作。如萧令裕的《记英吉利》、林则徐的《四洲志》等,开辟了“睁眼看世界”的新天地。这种开天辟地的思想正是近代开放意识的觉醒,封建“天下”旧观念的瓦解。

——王敬川《论魏源的世界意识》

材料二:当我们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的时候,会发现“五四运动”作为与当代中国命运密切相关的伟大历史事件,几乎浓缩了西方社会多国数百年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科学革命、民族运动、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等西方近现代社会运动目标的全部要求,几乎集中了近现代中国全部矛盾和力量……。“五四运动”的时代复合性特征和中国现代化的时代浓缩性特征,归根结底是中外发展的“时代差”造成的:当西方社会己步入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瞻望的时候,中国还在中古社会徘徊。中外发展上呈现的“时代差”给中国的近代化造成一种两难选择。这就是中国现代化特有的循常与超越的二难、移植与畸变的难题、现代与传统的冲突。

——摘编自张连国《论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转折点中的时代复合性特点》

材料三: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开放意识觉醒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中国近代现代化特有的“循常”与“超越”的主要含义并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曾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1)材料一中的“庚申圆明园之变”和“台湾既割”分别与哪两次战争有关?请列举中国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抗争与探索。(列举其中两件大事即可)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生活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那时的中国民族独立受到严重侵害、主权不断丧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过去了一个世纪,它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

——摘自新华网


(2)材料二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是“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阐释。

材料三   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它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3)材料三反映出与辛亥革命相比较五四运动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它“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2019-01-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招远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王朝为恢复社会秩序对所谓的“忠义之士”进行表彰和纪念。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精英通过主持本地区纪念活动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地方社区则通过表彰自己社区的“忠义之士”确立自己在战后新秩序中的地位。这表明(  )
A.朝廷意在重塑正统价值观
B.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C.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D.社会各阶层争夺政治权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孙中山曾在某次会议上发表演说:“革命党推翻满清,第一次成功是在武昌。那天的日期是双十日,今天是民国十三年的一月双十日,所以这个会期同武昌起义的日期,都是民国很大的纪念……”该会议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B.中共一大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大会
D.国民党一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