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近代以来,如何准确认识、评价、吸纳西方文明成为摆在每个中国人面前的一大课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义和团运动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经过义和团之后,崇拜外国的心理便一天高过一天。一度出现了“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的“盲目崇洋”的风气;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国人对这些行为的反思,人们不再是盲目地、简单地排斥西方物质文明,而是在承认西方物质文明优越的前提下,试图将利权从洋人手中夺回,套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文明排外”。

——《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载《文史知识》


义和团运动前后,国人对待西方文明有哪几种态度?请选取其中一种态度加以评析。(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2-03-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纺织业是英国最早建立手工业行会的行业之一。14世纪英国乡村毛纺织业生产关系的性质首先开始质变,部分呢绒商人将乡村分散的呢绒工匠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而演变为英国第一批包买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手工业行会控制下的城市毛纺织业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英国手工业行会被迫在行会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调整,变革生产关系,以求得生机。公会遂取代手工业行会,并以商人直接支配生产的形式重新组织公会内部的经济活动。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仅存在于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局部地区和个别部门之中,从未对占主导地位的小商品经济形成过真正的冲击。江南的盛泽镇商人之所以“蜂攒蚊集”,是因为产地商品集中,价格必然较低,而非商人已经控制了织匠的经济活动,否则后者完全不必“俱到此上市”。由此还可见,作为仍然是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的“贫者”,其人数当不在少数。很显然,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还不可能对手工业行会的存在构成致命的威胁,手工业行会向公会的演变和行会生产关系的质变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一直到19世纪,中国手工业行会依然故我,采取种种措施,竭力维护昔日陋规。道光三十年,长沙裱店条规明文规定帮工的工资报酬,严禁自行议价。

——摘编自金志霖《试比较中英行会的组织形式一兼论中国行会的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清之际中英工商业行会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世纪上半期中国手工业行会依然故我的现象。
2021-08-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