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国家治理关乎民生商周时期的统治者已经产生了“敬德保民”的认知和经验。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提倡统治者应该强修养、克己成仁,实施养民、富民、教民之治。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力主君为民而设、统治者要推行“仁政”。

——摘编自严炳洲《从以民为本到人民至上——民本思想在中国的现代化演进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观点。

汉初,经济的凋敝和秦亡的教训使统治者认识到“为富安天下”,只有与民休息、尽快恢复社会经济,才是兴邦的根本出路。汉高祖即位之初,“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景帝时“三十而税一也”。文景之时,先后“除肉刑”,“欲令治狱者务先宽”。

——摘编自马卫东《中国古代三大治世的历史成因》


(2)依据材料,概括汉初统治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其带来的影响。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毕生追求的革命纲领。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倡导民生主义。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明确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孙中山强调“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他一生都在力行振兴实业的革命实践,他主张在“关系主权之事,不能丧失”的前提下,可利用外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摘编自韩喜平《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评析》


(3)依据材料,列举孙中山提出的有利于民生发展的主张。

1956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017年中国GDP总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2017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论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门小军《中国共产党对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及其经验启示》


(4)从材料中任选一种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说明其提出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2022-03-09更新 | 451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2 .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粮食丰收,谷价较低,唐玄宗下诏:“常平之法,行之自古,宜令诸州加时价三两钱籴(买入),不得抑敛”;待粮食短缺,谷价升高时,常平仓中粮食“即令减价出粜(卖出)”。由此可知,常平仓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B.保证仓储充足
C.宗族内部救助D.稳定粮食价格
2022-01-25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专用】
3 . 清朝政府规定:“民间嗣后买卖田房,必须用司印官纸(官署统一印制的典买文契)写契。违者作为私契,官不为据。”即百姓发生财产纠纷,使用没有在官府登记的“私契”作为凭证,官府不予采信。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在土地租赁中注意保护佃户的权益
B.政府重视对民间财产交易的管理
C.政府限制土地买卖以压制商业发展
D.中国契约制度受到了西方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湖北省松柏汉墓48号木牍《二年西乡户口簿》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第一份汉代乡级户口簿,记载了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江陵西乡的户口情况,其部分内容如下,《二年西乡户口簿》对人口的详细统计,有利于
户数大男小男大女小女人口总数
数量1196户991人1045人1695人642人4373人
(大男、大女:年纪15—56岁的男子、女子;小男、小女:年纪7—14岁的男子、女子)
①均田制度的推行   ②加强对人口的控制
③方便征收人头税   ④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德治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以下各项符合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是
①“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②“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
③“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④“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1867年一位德国人在《自由的法律职业:对普鲁士司法改革的首要要求》中提到:“英国的经验显示,律师就像是有效制约政府权力的看门狗,他们在代理当事人的同时,也代理了所有阶层的利益。律师是为人们的福祉而努力。”正是在这种形势下,1878年,德国颁布《国家律师法》,奠定了德国近现代律师制度的基础。以下对德国律师制度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使所有人直接参与法律事务②单纯为被审判者的利益考虑
③有利于减少法官对法律误读④有利于维护人权和司法正义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46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专用】
7 . “汉典旧事,丞相所请,靡有不听。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陵迟(衰微,指三公权力的丧失)以来,其见久矣。”该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
A.中央集权加强B.君主专制强化C.中枢机构改变D.三公退出历史
2021-11-10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北京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8 . 清代总督掌管所统辖地区的文武、军民,总理戎政,戍守疆土。道、府副将以下官员都由总督向朝廷奏请升迁和罢黜,并有对外交涉之权。这说明清代总督
A.对地方治理可以完全自主B.主要职责是监督地方官吏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D.是皇权在地方上的延伸
2021-10-21更新 | 323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年北京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9 . 东汉时期,中央“三公”名义仍是最高级官员,但尚书的作用也更加突出,时人称“天下枢要I在于尚书”,而其办公机构尚书台则为“机密端首,至为尊要'这说明当时
A.内外朝制度已正式形成B.中枢机构十分完善
C.行政机制发生重大变化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021-10-12更新 | 27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年北京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10 . 清代对官吏的考核以五等分别劝惩:一、二等为称职,加级纪录;三等为平常,留任:四等为不及,降调:五等为不称职,革职。由此可知,清代考核制度
A.在调整中断完善B.等级特征较明显
C.有利于整饬史治D.实现了公平公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