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文学史》在论述先秦的一部作品时写道:“诗人采用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美人、千里流沙、蜿蜒八龙等罗织起来,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虚幻世界。”与作品的风格相似的是
A.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佚名《木兰辞》
C.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D.吴承恩《西游记》
2 . 明清之际,中国专制社会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也出现了许多有别于传统的新社会因素和现象。下列各项中属于“新社会因素和现象”的有
①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清文人画大师郑板桥客居扬州卖画为生
③江南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④明初废除沿袭千年的丞相制度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②③④
2020-11-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率性而为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你认为这些言论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0-11-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太宗认为自己是太上老君的后裔,对道教相当优待。唐高宗李治在乾封元年(666),追尊太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将其神像搬入皇家祖庙。道教因此平步青云,得以迅速发展。唐玄宗笃信道教,把老子的《道德经》列为众经书之首,明令科举时要加试。道教在唐代得以兴盛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主导思想由尊孔转向崇道B.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的巨大吸引力
C.唐代皇帝喾遍喜好道教D.李唐皇室巩固政权的政治需要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82815日,参事院议长山县有朋上奏明治天皇,谋求扩充海陆军,实“乃当前之急务”。并将国家机器兵部“将来之目标”定位为对外侵略扩张。同年9月,右大臣岩仓具视也以中国舰队一旦壮大将威胁日本为由提议扩大海军。18853月,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发表《脱亚论》,鼓吹:“而同支那、朝鲜的交往方式……只仿效西洋人同他们交往的方式即可。”明治天皇采纳山县、岩仓、福泽的意见。日本政府遂决定以中国为“假想敌”,为进行大陆作战大力扩充陆海军军备。此后,历届日本政府都把大陆政策的主要矛头指向中国。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政府为实现其“大陆政策”,发动了哪些针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材料二   ……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了促成全民族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那些努力?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政治与行政演进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专制主义与官僚政治两条主线。专制主义的性质和官僚制度的特征共同决定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可避免。

秦朝始建帝制,皇权正式产生,同时,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丞相总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以丞相作为中央行政体制的首脑。皇权主要包括立法权、最高司法权、最高军事权、行政中的最后决断权和对中央、地方官员执行政务情况的考察权。丞相则具有主持朝议、封驳诏书、对上谏诤、对下诛罚等权力。

宰相作为官僚体系的首脑,其主要功能是辅弼君主,是依赖于君主而产生存在的。官僚制度体系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其本身又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这也是存在着矛盾的。

宰相作为百官之首最接近权力的核心,也最易受君主的猜疑嫌隙。官僚组织作为有实权的群体,其力量的壮大也势必会引起君主的忧虑。君主为其权力的膨胀,势必会削弱相权,这是由封建专制制度本身所决定的。

——摘编自刘丁如《浅析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

材料二   科举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科举制度还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同时,科举制度以儒学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从而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加强了其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此外,科举制度还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科举制不仅为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采用,而且对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各王朝为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实行了哪些制度?反映了什么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科举制度形成之前,中国封建王朝还实行了哪些选官制度?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2020-11-1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49年中共在河北西北坡召开会议,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做了重要报告。这个报告
A.推动了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促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了执政能力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歌曲描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百万雄师渡大江C.淞沪会战D.红军长征
9 .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示意图”。对该折线图中的高点分析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C.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D.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10 . 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A.义和团运动B.实业救国运动C.国民大革命D.五四爱国运动
2020-11-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