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023-12-24更新 | 87次组卷 | 17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9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思想趋同愈加明显D.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2023-03-24更新 | 622次组卷 | 7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育英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都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国政治体制的是(     
A.B.
C.D.
2022-08-12更新 | 174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ニ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瓷器成为文学艺术传播主要媒介
2021-09-08更新 | 978次组卷 | 66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育英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田庄
A.是王国问题的延续B.有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
C.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D.不利于对地方有效管理
2021-01-22更新 | 590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9月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皇帝。有人认为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可简单用“文治武功”四字概括,其卓越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独具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唐太宗李世民,年青时封秦王,立下赫赫战功。即帝位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近代理学家曾国藩说到:“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唐太宗诞号文皇帝),宋之仁宗,元之世租,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

——摘编自(中国史上十大开疆拓土的皇帝》


请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两位君主的认识。(要求: 表述成文,史实充分,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7 .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与发展的根系所在,其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仪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根据材料一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怎么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其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新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书法作品被评论为:“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特征最符合描述的是
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
9 .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主要表明
A.儒学地位显著提高B.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C.平民将相大量涌现D.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2020-11-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育英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史料阅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如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曾指出1980年代《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是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的手史料, 笔记中提到“公社、大队、乡党委、乡政府、建村”等信息,可用于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古文明。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节点,在此之前2000年的中国,和在此之后2000年的中国,存在本质性的不同。秦朝之前,中国只是一个文化层面的概念;然而秦朝之后,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秦朝的建立,第一次使中国由一个抽象的地理名称转为具体的大一统帝国。周朝,“封建亲戚, 以蕃屏周”形成了“天子一-诸侯卿大夫一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强迫奴隶在公田上集体劳动。但是随着铁制生产工具的出现,很多贵族在公田之外开垦了大量的私田,以求得到更多的财富,这些田地是瞒着公室不纳税的私有物,而开辟和耕种大量私田需要大批劳动力。各个奴隶主为了获得更多劳动力,大津招徕奴隶,使得公田无人力可用。

经济制度的变革当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之前奴隶社会的制度受到冲击,即所谓的“礼脑乐坏”,同时,中国也在走向局部统一。到了战国时期,大的诸侯国只剩下了7个!这些强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不是传统意义的部族联盟,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天掉小国之后如不愿将该地分封给贵族,会设置为县(其实就是“悬而未决”的“悬”的简写),集财政大权于一身,直接听命于中央! 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秩序土脂瓦解,新的社会制度亟需重建,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等众多思想家,他们四处宣传自己的治国理想,最后商鞅被位于西部边陲的秦国重用,进行了变法,成了当时集权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使得秦国的战斗力十分强大,得以横扫六合,统一全国。秦朝建立之后,废分封,行郡县;北击匈奴,南征百越;车同轨,书同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楚书坑儒。中华大地成为政治意义上的紧密共同体。

中国第一次实现了大一统,这便是“周秦之变”,这次变革形成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

——据某中学学生柯汕的读书笔记整理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于研究周秦之际的历史进程有哪些史料价值。
答题格式如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