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18世纪以前,英国非沿海地带的百姓很难吃到新鲜的鱼。进入19世纪后,蒸汽火车的速度让鱼的价格便宜下来,土豆成为英国重要的廉价主食之一,两者结合的炸鱼薯条迅速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大众美食。这反映了英国
A.社会购买能力持续降低B.原料供应决定市场价格
C.交通发展影响饮食结构D.交通工程建设领先世界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开创邓小平时代 1978-1980

第7章                              1978

第8章   为自由设限1978-1979

第9章   苏联-越南的威胁1978-1979

第10章   向日本开放 1978

第11章   向美国开放 1978-1979

第12章   重组领导班子 1979-1980

邓小平时代 1978-1989

第13章   邓小平的统制术

第14章   广东和福建的实验   1979-1984

第15章                                 1978-1982

第16章   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放步伐   1982-1989

第17章   台湾、香港以及西藏问题

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做准备

第19章   政治的潮起潮落

邓小平时代的挑战   1989-1992

第20章   北京:1989

第21章   稳住阵脚   1989-1992

第22章                      1992

——摘编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的目录


(1)目录第1、15和22章标题不全,请结合所学知识,补齐这三个章节标题,并分别简要阐明这三个章节在改革开放进程的意义。
(2)该著被认为这一时期是“邓小平时代”,你认为有哪些理由?
3 . 商周时期,青铜器多为礼器、兵器、车马器、乐器等,属于农业生产工具则极少。大多数青铜农具出土于贵族墓葬中,这与处在青铜时代的世界各国都普遍缺乏青铜农具的情况非常相似。材料说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非常落后B.青铜冶炼工艺水准领先世界
C.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D.青铜器是为了满足贵族需要
2021-12-21更新 | 3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4 . 《工业革命史》这样描述1840的曼彻斯特:“滚滚的浓烟从各工厂的巨大烟囱里冲出,空气中弥漫着异样的味道,不少地方令人作呕。”而一位旅居于此的埃及人则在其回忆录中说:“它们(浓烟)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为普通民众带来了希望,(这)让我感到无比兴奋,相比之下,我的家乡要落后的多得多。”这表明
A.历史研究难以形成定论B.史书记载更加准确可信
C.当事人的回忆接近史实D.视角不同影响历史结论
5 . 名画《撒丹纳巴勒斯之死》色彩极为饱和、明亮,画面以红、褐等几种色彩为主调,既表现出华丽炫目的感觉,又展现出触目惊心的残忍气氛,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与这一作品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B.让·弗朗索瓦·米勒《扶锄的男子》
C.雅克·路易·大卫《马拉之死》D.胡安·格里斯《山丘前的窗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17月,新政府成立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文部省,将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作为重要任务,并开始关注女子教育问题。12月,文部省颁布“设立女子学校公告”,指出“人所以能昌其家业者,端赖男女各知其职分也。今虽有男子学校,而女子之教未备,故此番雇西洋女教师,开官立女子学校。自华族至平民,若纳资费皆可许其入学”。这一公告表明女子教育被纳入近代学校教育体系,使日本成为东亚国家中女子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在文部省的积极推动下,东京女学校、京都府立的新英学校及女红场、开拓使女学校三所女子学校在1872年内相继成立,这是近代日本最早的一批官立女子学校,从此拉开近代女子教育事业的序幕。

——摘编自戴婉莹《明治前期(1868-1886年日本女子教育探析》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近代女子教育事业的内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开启近代女子教育事业产生的影响。
7 . 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初,党内外有人传播流言,说这一政策是在耍政治手腕,是权宜之计。列宁批评指出,新经济政策要“认真地和长期地”实行,但同时又指出,奥新斯基把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期限估计为25年“多少有点悲观”。上述史实表明,当时
A.新经济政策难以得到有效推行B.列宁对实现社会主义谨慎乐观
C.党内就经济发展手段分歧严重D.经济政策缺乏长期性和连贯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周培源,190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24年,周培源被清华大学派送去美国继续完成大学课程,并于1928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及最高荣誉奖。二战结束后,在美国海军部任职的周培源因不愿加入美国国籍,返回清华大学任教。1952年,周培源专任北京大学教授,此后还担任校长。他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献给了力学和理论物理学中两个十分困难的领域——湍流理论和广义相对论,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数十年来,他培养了几代力学和物理学的知名学者,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从1974年起,他排除重重困难,组织人力和物力,支持以王选为首的研制组研制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并获得成功,使我国印刷业产生革命性变化。他数十次代表科技界出席国际会议,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尊敬与爱戴。

——摘编自李青元《中国科学家颂——献给未来的科学家》


(1)根据材料,概括周培源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培源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宋代学者为重建传统的礼治秩序,所采取的措施是
A.传播道教B.推崇法家C.武力灭佛D.改造儒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推行军事改革,大力发展海军。1868714日,明治天皇在宫中审视了军务官的表折,折上写道:耀皇威于海外,非海军而莫属,当今应大兴海军…明治天皇立即谕令全国;海军之事为当务之急,应从速奠定基础,在此谕令下,幕府的海军全部转到了新政府制下,各藩所辖的军舰也几乎“献”给了新政府,在天皇的旗帜下聚集了全日本可供海军使用的一切军规。日本兵部省计划未来的海军将要超过英国,在20年内拥有大小军规200艘,装各蒸汽铁甲舰50艘,海军经费提到和陆军经费等同的高度。为加快海军建设,明治天皇于1887年从内库中提取30万元作为海军建设费用,此举带动的海防损款总额达到103万。1893年,明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1/4薪俸用作造舰。

——摘编自陆培法《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大力发展海军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大力发展海军的原因。
2021-11-06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