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据统计,殖民扩张时期,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五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途中而损失和牺牲的。该材料反映的是(     
A.亚洲劳动力短缺B.血腥的殖民掠夺
C.黑奴贸易具有公平性D.洲际贫富差距缩小
2023-04-22更新 | 382次组卷 | 26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科)
2 . 二战后的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现代科技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变化有
A.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B.消除了社会贫富差距
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D.阻碍了高新科技发展
2021-10-05更新 | 368次组卷 | 10卷引用:贵州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初裂土分封仍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不仅六国旧贵族、西汉元勋,就是一般的功臣也皆望封侯;而汉初的黄老思想是以“清静无为”为特征的,即承认既定事实而不加干预,与之相应的只能是郡国并行体制。这说明汉初
A.通过郡国并行制来笼络地方势力B.通过无为而治来维护政治稳定
C.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其历史必然性D.极力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2021-09-26更新 | 826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研究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大兴土木”是指
A.解除人的精神枷锁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大力张扬人的个性D.构建民主法制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2021-06-15更新 | 5750次组卷 | 7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2021-06-13更新 | 14650次组卷 | 14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制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8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但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严重不足,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保护。这反映了
A.全球治理体系已经同步替代更新完善
B.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矛盾冲突消失
C.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滞后于经济全球化
D.全球治理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1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称:“在短短几十年中,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鼓励本土创新,并加入了全球知识产权引领者的行列。2017年中国国内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各类知识产权的申请量都位列全球第-,有力推动了全球知识产权申请的增长。”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主要是基于
A.中国教育发展带动专利申请增加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迅速
C.全球知识产权申请数量逐年上升D.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活动
9 . 1894年10月24日,日军从花园口登陆,历时14天,清政府陆海军不闻不问。月余,徐邦道率部在土城子阻敌,予敌重创。但敌增兵纷至,清军后援不继,众寡悬殊,无以为食,争船逃走,旅顺陷落。这一结局
A.源于清军素质的低下B.动摇了清政府反动统治
C.消磨了国人反帝意志D.折射出清朝统治的腐朽
2021-01-24更新 | 370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A.“齐物”;“逍遥”
B.“天行有常”;“仁政”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21-01-09更新 | 6487次组卷 | 74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