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512日,美国总统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 繁殖,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规定农产 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摘编白李植桥《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开始了名为“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使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总统”是谁。概括他调整农业生产的主 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关系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第一位驻英法的公使郭嵩焘是另一位提倡渐进式改革的人,他对西方的直接观察使他公开承认,西方国家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二千多年的历史、优秀的政治体制和道德学说。他在谴责自强运动局限性的同时,赞扬日本派学生赴英国学习法律和经济学,并敦促李鸿章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度、法学和经济学。郭主张,这些知识,而不是军事,才是一个良好政府和繁荣国家的基石。他的呼吁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因为李鸿章认为自己已被委以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别无选择,只能加强军事方面的现代化。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材料三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1875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郭嵩焘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突破。李鸿章为什么不接受郭嵩焘的建议?

(2)材料二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主要原因。

(3)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皇城密逻者遍布京师,街头巷尾、公卿府第,一举一动皆被监视。宋神宗时,皇城逻者根据告人不轨的匿名信,侦查牵连百余家,神宗命开封知府“亟治之”。宋太宗曾命官探“潜察远方事”。宋朝惯例,大臣出使,必有皇城刺事卒二人随行,“察其举措”,遇有密告,不辨真伪,即被处置。宋真宗,“告贾人有为契丹间谍者,捕系皇城司按劾”。

——摘编自《邵氏见闻录》、脱脱《宋史》等

材料二

厂卫是中国明代各种直属皇帝的侦讯机构的总称,包括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明成祖设立的东厂、明宪宗设立的西厂、明武宗时设立的内行厂。锦衣卫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主管皇帝侍卫、展列仪仗、传递皇帝命令以及职掌廷杖等事项;锦衣卫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巡查缉捕”的职能,负责侦缉刑事,执掌廷杖”,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但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东厂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明武宗时,司礼监太监刘瑾因与他们有矛盾,又另设内行厂,自成系统,权势居东、西厂之上,用刑尤为酷烈。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地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

——摘编自《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朝皇城司(逻者)的主要职责。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侦讯机构的特点。

(3)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