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私学取代官方教育B.儒学统治地位遭挑战
C.教育权利逐渐下移D.封建统治已经确立
2022-01-13更新 | 672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纳鲁编车班班,男耕女秦不相失。

——摘自杜甫《忆昔二首》(其二)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的达30万户070年有61万户,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约有918万品

——摘编自冻国栋《中国人口史》

材料三   “寂寞天宝(唐玄宗后期年号)后,园声但花善。我用百众客,世各东机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摘自杜甫《无家别》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2)材料二中,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3)指出导致材料三中现象的直接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2016-11-27更新 | 3094次组卷 | 77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