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宋时期,江南等地区大量种植粟、麦、豆等作物,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2023-02-23更新 | 362次组卷 | 43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坚持“三老四严”(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奋斗精神,吃大苦,耐大劳,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大庆工人身上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A.艰苦奋斗、奋发图强B.精益求精、敢于创新
C.团结友爱、与人为善D.坚持奉献、助人为乐
2023-02-22更新 | 192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物种的全球大交流
C.殖民地人民大量涌入D.生育观念有所变化
2023-02-12更新 | 113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关于解放战争中国民政府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国民党政治统治的腐败,即坚持一党专政、个人独裁,肆意发动内战;有的人认为是国民党军事指挥无能、上下脱节,军队内部派系林立、以邻为壑;还有的则认为是国统区经济的崩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B.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统一结论
C.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D.历史解释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某同学收集的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应是明清时期(     
明朝(苏州)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
明朝(景德镇)工兴则抉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
清朝朱家角镇人口分类:男口、女口、幼童口……雇佣口、奴仆口、婢女口、僧口……
A.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C.经济重心的日益南移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5年7月,一位民主人士对自己的延安之行深有感触:他们(中国共产党)知道贫农的要求,(贫农)不一定在乎自有其田,只在乎有田可耕,于是减轻租额;他们知道贫民要求有钱可借,于是不禁止债主放债,但严定减租保息。这可以印证,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A.放弃“耕者有其田”的纲领B.保障地主民主权利联合抗日
C.积极筹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实事求是地调整了土地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义和团在《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对于义和团揭帖分析错误的(     
A.存在明显盲目排外行为B.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C.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D.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2023-02-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8 . 明清时期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他们或在政治上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或在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或在思想上倡导经世致用理念。推动这些思想形成的根源是明清时期(     
A.理学思想长期的束缚B.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朝时期,政府规定:“凡使臣进贡,沿途关支康(发放粮食)给口粮”,并支付接下来行程的银财。番夷土官使臣抵达北京后,则安置于会同馆,茶饭柴薪也完全由明政府免费供应,“量其来人重轻合与茶饭者,订拟食品桌数,扎付膳部造办”。这些规定(     
A.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明政府的负担B.利于推动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D.旨在宣扬和平友善的中国精神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末以前,所谓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太尉掌管武事,时设时废。《汉书》往往每逢大事,辄载:“事下丞相、御史。”唐代的行政中枢又有了很大的变化。“若论其实,侍中、中书令在唐方为真宰相,余以他官参掌者无定员,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及平章军国重事之名者,并为宰相",即宰相的构成愈加复杂,中枢权力更加分化。

——摘编自施建雄《王鸣盛论汉唐之际政治制度的得失》

材料二   通过这一调整,朱元璋大大地提升了皇帝的权力,致力于实现其所谓的“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的构想,然而改革的弊端也立时显现。据史料记载,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前后八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章,共有1160件,共计3291件事。大小事务都要汇集到皇帝那里作出最后决断,对皇帝的个人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摘编自李子龙《虽无宰相之名 实有赞襄之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相比,唐代宰相制度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对宰相制度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