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朝的疆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元朝的疆域从今天的地理情况来看,横向上大致是东部沿海到今天新疆地区,纵向上从南部的沿海地区到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都在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中。在广阔的边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疆民族,为了巩固边防,元朝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事务。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元朝不仅实现了对吐蕃广阔地区的管理,而且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帝师和宣政院。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理,并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史称“土司制度”。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边疆管理政策实施的意义。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视塞防,然而两次鸦片战争的接连失败让清政府感受到了来自海洋的威胁。“中国的前线不再是长城或甘肃的玉门关了,而是在广州和上海了。”古代传统王朝以一种“天朝上国”姿态,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广泛的朝贡宗藩关系。但是近代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殖民主义列强接踵而至,不仅侵犯中国,而且持续蚕食清王朝周边藩属国的领土。……在19世纪后半叶中国面临空前的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清朝主要采取了保藩固圉和以夷制夷等应对方略,但其均未能挽救当时中国的边疆危机。

——摘编自衣长春、黄韶海《论晚清边疆危机及应对方略》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边疆管理遇到的新问题并分析清廷难以应对边疆危机的原因。
2 . 下图所示是嘉庆十四年(1809年)聊城重修山陕会馆捐款客商的地域分布。该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A.国内统一市场形成B.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C.区域经济分工明显D.工商市镇异军突起
3 . 下图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据图可知,北宋时期(     
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皇权受到较大限制D.中央官制分权明显
2022-11-1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古代中国的部分考古成就。这反映出我国(     
1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广东英德市牛栏洞等遗址中先后发现了距今年12000到10000年的稻作遗存
2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等许多考古表明,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在6000~7000年前已普遍种植水 稻,江苏草鞋山遗址中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古稻田遗址
3商代水稻在黄河南北均有种植,郑州白家庄遗址、安阳殷墟中都发现有水稻遗存

A.早期文明进程的多元一体B.中国早期水稻种植的扩展趋势
C.早期农业灌溉技术的成就D.人类稻谷培植技术的基本定型
5 . 史书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三十六年(前211年),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其中云阳、榆中均为秦朝边疆地区,与匈奴为邻。秦始皇这一政策(     
A.使中原与西域建立联系B.推动了中原文化走向辉煌
C.抑制了农民起义的发生D.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6 . 黄宗羲指出:“事功而不出于道,则机智用事而流于伪;道不能达之事功,论其学则有,适于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则似是,救国家之急难则非也,岂真儒也!”据此可知,黄宗羲(     
A.主张大力发展社会教育B.肯定了道家的特殊地位
C.反思了理学思想的弊端D.强调了“经世致用”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初唐诗人崔融有诗《关山月》:“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与该诗风格相似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岑参D.苏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政府派出使臣往东南亚诸国去“勾招进奉”,博买物货,打造海船,大力发展与当地的贸易。据《宋史》所载,当时进口的海外物品中,主要有香料、犀、琥珀、乌满、苏木等物。上述物品中的大多数为东南亚地区所产。宋代向海外出口的物品以瓷器、丝织品和铜钱为大宗,而这三大宗产品中,很多是输向东南亚地区的。三佛齐、占城等国“在南海之中,诸蕃水道之要冲也,东自阁婆诸国,西自大食、故临诸国,无不由其境而入中国者”。因此,宋代政府与东南亚诸国结成和平友好关系,推动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摘编自卢苇《宋代海外贸易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等

材料二明朝中期以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形式已由私人帆船贸易占据了主导,朝贡贸易基本停止。国内沿海地区的居民凭借着物美价廉的商品、辛勤的劳动立足于东南亚地区,并以和平自愿的方式同当地各族人民开展经贸活动。中国运出去的是丝织品、瓷器等,换回的是中国缺少和急需的白银及中国人民喜爱的东南亚特产,这些物品的输入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每年中国商船满载货物到东南亚的贸易口岸,由当地华侨、华人以最短的时间将货物卖给西方商贾和其他亚洲商人,同时购买中国所需的他国货物。西方商人和其他亚洲商人也在当地大量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这些物品后被大量转运到欧洲市场和拉丁美洲市场。总之,中国同东南亚地区贸易的迅速发展,有助于缓解明朝廷的财政困难。

——摘编自郭立珍《明清时期中国同东南亚地区贸易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南亚地区在宋代航海贸易中的地位及宋代航海贸易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代相比,明代和东南亚地区航海贸易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代“天文学家到过中亚和西亚,著名的《乌鲁伯星表》和《伊儿汉表》中都载有中国天文历法就是明证”。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等为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仪器,其传进的《万年历》曾被忽必烈“命令颁行”。据此可知,元朝(     
A.天文历法得到发展B.重视农业科技创新
C.思想管控体系松弛D.与西方有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为周世宗柴荣即位后下达的诏令内容(部分)。这些诏令(     
1免去两京及诸道州府人户所欠去年秋夏租税及沿征帛物
2招抚逃聚山林的农民返乡,复员军队中老弱病患者归农
3招徕契丹、后蜀、北汉等割据边界的人民进入周境,允许他们耕种无主荒地,可“请射住佃为永业”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恢复B.旨在巩固北周的封建统治
C.体现了以民为本的色彩D.加强了边疆地区民族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